Saturday, May 10, 2008

母親節


祝願天下母親

母親節快樂!

七塔寺法派


附林野奇祖一支法派


行大源遠 化導英靈

弘戒定慧 宗正傳燈

真如法界 本無所能

了空妙悟 菩提心生

光揚祖道 有德同賡

千賢萭聖 永繼培增



江寧波七塔報恩禪寺,為中國著名禪宗道場,自唐代大中年間由心鏡禪師開山以來,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四十七年歷史。心鏡禪師法名藏奐,曾參學浙江五泄山靈默禪師,得其法印。靈默又稱虛默,是江西洪州馬祖道一大師的弟子。因此,心鏡及其弟子所傳承的是馬祖的洪州宗禪法,由此確定了七塔禪寺早期的禪法特點。心鏡禪 師與臨濟宗的開山祖師義玄為同時代人,駐錫甬城期間,廣開法席,十方衲子雲集座下,在當時影響甚大。心鏡禪師佛法造詣深厚,曾用定力懾退亂兵,保全寺院, 蒙朝廷褒獎,將他住持的東津禪院(即七塔禪寺前身)下詔改為「棲心寺」;禪師圓寂後,朝廷又特別下詔,敕賜謚號為「心鏡」,舍利塔名為「壽相」。由此足見心鏡禪師在當時的威望所在,以及七塔禪寺在當時的地位和影響力。七塔禪寺能在甬城屹立一千一百四十餘年而不頹敗,與開山之祖心鏡禪師這位禪門高僧的威德與開創之功是分不開的。又據《天童寺志》記載,心鏡禪師在住持七塔之前,曾擔任天童禪寺方丈,有徙神龍、鎮毒蟒之神異事跡傳世,「在天童當為開法之祖師」。 如今天童太白峰頂隱龍潭、少白嶺鎮蟒塔勝跡尚在,猶向世人宣說著一代高僧的往古軼事。

  七塔禪寺自創建以後,中間經過幾次比較大的劫難,寺院多次被毀,雖經多次重建恢復,但寺院歷史資料卻因此喪失殆盡,自心鏡禪師之後史實,大多零散缺失。中間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建國初期,朝廷為抗禦倭 寇侵擾,實行堅壁清野政策,將東南一帶海島居民遷入內地,同時將普陀山寶陀寺觀音菩薩聖像遷移到寧波七塔寺內供奉,將寺名改為「補陀寺」,以代替普陀山, 滿足信徒朝拜觀音菩薩的願望,七塔寺由此成為國內有名的觀音菩薩道場,人稱「小普陀」。至今寺院仍然以供奉觀音聖像為主,就是這一習俗的延續流傳所致,使 七塔禪寺在禪宗寺院叢林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觀音信仰的文化成分。

  明末清初,在寺院門前設立七座佛塔,以表徵過去七佛,如禪宗法系傳承 所示,為禪宗之起源標誌,因此得名「七塔禪寺」。寺院最輝煌的時期,應該是在清末慈運皈依上人住持以後。慈運上人是臨濟正宗第三十九代傳人,住寺期間,廣傳禪法,奠定了七塔禪寺所傳承的臨濟禪法脈基礎。慈運上人共有四十八位得法弟子遍佈全國各地,如譽滿佛教界的圓瑛法師、道階法師、溥常法師等法門龍象,均出自其門下,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七塔寺法派」。七塔禪寺由此得以中興,中國禪宗亦因此一度出現了中興氣象。如今,在中國佛教界,有許多七塔寺法派弟子,尤其在港臺地區,以及韓國、東南亞等地一些國家,有不少「七塔寺法派」叢林寺院,以弘傳慈運上人所傳下的臨濟禪法為己任,在佛門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 本文摘錄自:《七塔寺人物志》序 秦孟瀟


中國僧制開創者


道安大師東晉時代傑出的佛教學者。師事佛圖澄,精於般若與禪學的研究,創「本無宗」,為六家七宗之首。統一中國僧姓為釋氏。制僧尼軌範,開中國僧制之始。晚年於長安組織譯經,編纂《綜理眾經目錄》,為我國第一部佛經目錄。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律宗南山宗初祖


道宣大師,唐朝人,律宗南山宗初祖,本宗與相部宗、東塔宗並稱律宗三大宗。師依智首法師受戒學律,為中國戒律思想史上重要思想家,也是中國佛教律學的主流。曾參與玄裝之譯場、抗爭唐高宗僧人拜俗之敕令,護法成功。著書立說多達數十種,所著《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四分律刪補隨機揭磨疏》、《四分律比丘含 注戒本疏》、《四分律比丘尼鈔》、《四分律拾毗尼義鈔》稱為南山宗五大部;另其所著之《續高僧傳》、《廣弘明集》等,為佛教文史學上之重要名著。乾封二年(公元六六七年)入寂。世壽七十二;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八六九年)特諡號「澄照」。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百丈懷海創清規


唐代懷海大師,事馬祖道一門下,為「三大士」之一。於百丈山開堂說法二十餘年,人稱「百丈懷海」。師禪風樸素自然,禪門五家的溈仰宗和臨濟宗便出自其門下的溈山靈祐與黃檗希運。師於生活上,主張親自勞作「一日不作,不日不食」。於禪僧組織和生活方式首創了「百丈清規」。使禪宗於唐武宗的滅佛運動中度過了難關,而得以蓬勃發展、繁榮。著有《百丈懷海禪師語錄》、《百丈懷海禪師廣錄》各一卷傳於世。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Friday, May 09, 2008

臨濟宗初祖


臨濟義玄大師,唐朝人,臨濟宗初祖。幼負出塵之志,披剃受具足戒後,博通經論,精究律學。首參黃檗希運,又禮高安大愚,於言下大悟,復還黃檗,受其印可。繼以行腳參禪,與大老交鋒,故叢林有「臨濟遊方,氣吞諸方」之說。師接化學人之法有「三玄三要」、「四料簡」、「四賓主」、「四照用」等,機鋒峻烈,生機勃勃;開創了禪宗史上最為卓絕、門風興隆的臨濟宗,為中日禪宗主流之一。咸通八年(公元八六七年)示寂,敕諡「慧照大師」。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曹洞宗開宗祖師


洞山良价大師

常住須憑戒刀扶,莫將妄用恣貪圖
掌他三寶門中物,惜似雙親兩眼珠

暗裡縱能機巧算,冥中自有鬼神誅,
絲毫若也無私取,免得來生作馬牛。


洞山良价大師,唐代越州會稽人。幼時依止五洩山靈默禪師出家,二十一歲受具足戒,後遍參南泉普願、溈山靈祐等名宿大德,最後歸心雲巖曇晟,並見道開悟;經 多方遊歷,終於江西洞山建立道場,倡「五位君臣」之說,其弟子雲居道膺、曹山本寂、龍牙居遁等二十餘人,皆為日後的佛門龍象。而親承法脈的本寂,因住曹 山,與洞山良价合稱為曹洞宗,和溈仰宗及臨濟宗成為當時法門最隆盛的宗派。
咸通十年示寂,敕諡「悟本禪師」,著有《寶鏡三昧歌》、〈玄中銘〉、〈洞山語錄〉。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仰山小釋迦


慧寂大師,唐末五代僧,與其師溈山靈祐同為溈仰宗之祖。因居仰山,故世稱仰山慧寂,有仰山小釋迦之稱。年少時,有意出家而父母不許,後自斷二指以誓求法之心。初時禮拜耽源禪師,了悟玄旨;繼參靈祐禪師,奉侍十五年,承嗣其法。後領眾住王莽山,以化機不契,遷居仰山,宣揚溈山之法,學僧雲集,蔚為溈仰宗。


溈仰宗是著重「尋思」而見「的」,禪趣深遠,人所難測,是他家所難企及。又,大師平時常以畫圓相啟悟學人,世稱仰山門風。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光大曹溪法脈的弘傳者


馬祖道一大師唐朝漢州人,世稱馬大師、馬祖。依資州唐和尚出家,就渝州圓律師受具足戒。開元年間,跟南嶽懷讓學習曹溪禪法,懷讓以「磨磚既不能成鏡,坐禪豈能成佛」的機語點撥,於言下頓悟,密受心法。大師以「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弘揚禪法,用棒喝、隱語、動作、手勢等方式接引學人,取代以往看經、坐禪的傳統,機鋒峻烈,殺活自在,蔚成一股自由活潑的禪風,也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禪宗公案。


大師門庭繁茂,英才輩出,有弟子西堂智藏、百丈懷海、南泉普願,稱洪州門下三大士,計有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後各為一方宗主,散布天下,禪宗至此風靡南北,稱洪州宗。另因大師於江西闡揚南嶽系禪風,稱江西禪,以「江西馬祖」聞名於世。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後漢沙門安世高 譯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

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

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

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

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捨離五欲,修心聖道。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 根據隋代的漢譯佛經目錄《法經錄》所載,《八大人覺經》是由西
域安息國來華的安世高,於東漢建和二年至建寧三年(西元一四八~一七年)之間譯出。本經的經文,連經題只有三七五字,但其內容豐實,組織嚴謹,如此簡短精要,除了《心經》,放諸經之中尚無能出其右者。

我喜歡這部經
的內容,平時也把它當作功課來持誦前後3次分別在美國Bodhi tree Center、檳城香山寺、丁加奴佛教會對信眾宣講過此經

Thursday, May 08, 2008

革心


學佛必須革心,否則不能入道。
革心即是自解心非,知非始能改惡行善。

Wednesday, May 07, 2008

禪淨雙修振曹溪


憨山大師 (1545-1623)

憨山大師,法名德清,字澄印,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蔡,全椒(安徽)人。

明中葉,自明宣宗至明穆宗共一百多年,佛教個宗派都衰微不振,自明神宗萬曆時期,佛教中名僧輩出,形成了佛教在中國重新復興的繁榮景象,憨山,雲栖(即袾宏),紫柏(即真可),蕅益(即智旭)四高僧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憨 山十九歲出家,到栖霞山學習禪法,後又學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此後,憨山雲游各地,名聲也越來越大,萬曆元年(1573),他來到五臺山,喜愛五臺山的憨山 神奇秀麗,便以此為號。明萬曆十四年,明神宗把《大藏經》十五部送給天下名山寺廟,太后將其中一部送給正在東海牢山(青島嶗山)的憨山,朝廷在牢山建立海 印寺,特請憨山主持。萬曆二十三年,憨山因「私修」廟宇獲罪,被充軍到廣東雷州,他在廣東繼續弘揚禪宗,並到六祖慧能的曹溪寶林寺說法,主張禪宗與華嚴宗 融合,佛,道,儒三教合一,為當時人們所贊同。憨山在粵五年,竟明滿大江南北。

隨後,憨山獲准回牢山海印寺,著有《法華經通義》,《莊子內篇註》等十餘種,涉及佛,道,儒三教,其門徒還匯篇了《憨山夢遊集》五十五卷,《憨山語錄》二十卷,憨山於天啟三年(1623)年圓寂。享年七十八歲。

明未大師 - 蕅益



智旭(1599-1655)明末僧人。字藕益,自号八不道人。俗姓钟。江苏吴县人。幼崇儒学,反对释老之教,曾著《辟佛论》数十篇。17岁读祩宏所著之 《自知录》及《竹窗随笔》后,思想倾向佛门,乃焚过去所作。24岁往庐山欲师事德清,适值德清他往,遂依德清之弟子雪岭山家。32岁宗天台,但又不以天台 教观为限。33岁入灵峰(浙江孝丰)。两年后造西湖寺,此后转辗九华山等地从事宣讲、著述。清顺治十二年(1655)于灵峰入灭,立塔于灵峰大殿右侧,世 称灵峰藕益大师。

紫柏-嘉興藏的發起人


真可大师,字达观,号紫柏,世称紫柏尊者,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江苏吴江人,十七岁时于苏州虎丘云岩寺从寺僧明觉出家,出家后,常闭户读书,年二 十,受具足戒,不久,至武塘景德寺闭关,专研经教,历时三年。后至匡山,深究相宗。万历元年(1573)至北京,亲近华严宗匠遍融于法通寺,又从禅门老宿 笑岩、暹理等参学。大师至浙江嘉兴时,密藏(道开)钦仰真可的风范,特自普陀山来访,真可即留他为侍者。嘉兴楞严寺是宋代名僧子璇著经疏处,已久荒废,真 可发愿重修,命密藏主持其事。真可在万历初年,曾听法本(幻予)谈起袁了凡慨叹请经困难,有易梵夹为方册以便于印造流布的愿望,而法本自顾力弱难行。至 是,真可为撰《刻藏缘起》,陈说刻藏利益,鼓励募刻全藏。得到陆光祖、冯梦祯等热心赞助,真可即令密藏筹备刻经事,在山西五台山刻藏四年后南移至浙江余杭 径山寂照庵。万历三十一年(1603)十二月十七日,大师圆寂,世寿六十一,法腊四十有奇,葬于开山。紫柏尊者现存的著作,有经德清校阅过的《紫柏尊者全 集》三十卷和别人纂校的《紫柏尊者别集》四卷,《附录》一卷。全集收载他的法语、经释、序跋、铭传、书信和诗歌等;别集则补收全集所未收的杂文、赞偈、 诗、书问、语录和附录等。作为明代发起创刻篇幅浩瀚的《嘉兴藏》的大禅师,后人评价他的治学之路为:“紫柏真可特别重视心力在修行中所产生的影响,强调悟 心的重要性。在禅修的实践理论上,真可趋于“顿悟渐修”,同时肯定经教在禅悟过程中对心性的薰发作用。至于在禅修的方法上,真可则主张参究话头,以证悟自 心。对于基础禅法的重视,是真可禅法一个很大的特色。又在“万法唯心”的心性思想下,此外,真可的禅修理念也影响到他对于其他问题的观点。他强调一个真正 开悟的一等僧应是发佛大悲愿积极入世度众。”

明未大師 - 善導

善導大師(613-681)是唐代盛弘淨土教的一代宗師。(安徽泗州人)。(一說臨淄(今山東臨淄縣)人)。俗姓朱,十歲時即跟從密州(今山東省諸城 縣)。的明勝法師出家,歸心向佛。初時學習三論宗的經典,間中常有讀誦《法華》、《維摩》諸經。如是經歷數年的靜心修學後,佛學修養漸見提升。然而,慧根 深厚的善導大師並不自滿,常自思維:佛教法門甚為廣大,教藏經典其數無量,若不契機,功即徒使。應當擇一法門,潛心修學方為上策。之後依止妙開律師受具足 戒已,偶入藏經樓中,于藏經前默禱祈願佛力加被,指導所向。即於經中信手取得一卷,乃是《觀無量壽經》,大為欣喜,自言:“何當托質蓮台,棲神淨土?”便 即常依是經潛修十六觀門,恒諦思維西方勝境。數載之後,觀想功夫已臻深妙之境,常於定中備觀極樂世界的樓閣、金台、寶池等境,如現目前,由是更加堅定了修 學淨土法門的信願。

淨土香光永鎮雲棲


憨山讚蓮池大師

才足以治世、 悟足以傳心
教足以契心、戒足以護法
操足以勵世、規足以救弊


蓮池大師
諱志宏,(1535-1615)字佛慧,別號蓮池,因久居雲棲寺,是以世稱蓮池大師或雲棲和尚,為淨土宗第八代祖師,又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並稱為明代四大高僧。

師精修三昧,教化遠近,又制定水陸行儀及瑜珈燄口法,以濟幽冥之苦,並於城內外開放生池,撰戒殺文,挽救生靈免於塗炭之苦。師主張淨土,痛斥狂禪,力闡禪淨兼修,使得淨土道風日盛,一時士大夫皆為所化。清高宗乾隆仰慕師德,坐雲棲幽篁深處,七日後,並上香禮佛,觀董其昌手書「雲棲碑記」於《金剛經》之後,再大書「香光法寶,永鎮雲棲」於《金剛經》面頁,並留下「淨土香光慧業薰」等佳句。



Sunday, May 04, 2008

Relationship Between Laity & Clerg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unity of monk and the laity is also reciprocal. While the lay followers furnish the temporal needs of the monks, they in turn fulfill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laity. Moreover, they are entrusted with the task of educating them in order to widen their mental outlook.

There are eleven methods to be done by the monks and laity. It contains two parts clergy and laity.

The laity should minister to them by five factors. They are as follows

  1. Treading them with affection and act,
  2. Treading them with affection and speech,
  3. Treading them with affection in mind,
  4. Keeping their house open to them,
  5. Supplying their temporal needs.

The community of monks (clergy) has the obligation to care for the laity by six factors.

  1. Restraining them from evil,
  2. Exhorting them to do good,
  3. loving them with kindly thoughts,
  4. Teaching them what they have not heard before,
  5. Correcting and purifying what they have heard already,
  6. Revealing to them the way to a heavenly state.

The Buddha addressed to the monks to cultivate a sense of fraternity by practicing the virtues of loving kindness, compassion, sympathetic joy and impartiality towards each other and to learn to develop the idea of identity with all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