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18, 2008

創造神 - 梵天 Brahma


印度是一個多神之國。這些神多首、多肢、多變、多名,如謎一般的難解。不過,眾神之中,最有神力最受崇拜的大概也就三位,梵天Brahma、毗濕奴Vishnu和濕婆Siva。這三位一體的神統領了宇宙的創造、護持和毀滅,他們各司其職,各領其教。

梵天創造萬物外,其餘世界的主要動力落在濕婆與Vishnu身上,不斷進行著人世間的成住壞空的工作。梵天創造世界,是變化萬千的婆娑世界,濕婆與Vishnu不屬於婆娑世界的部分,因此不是梵天所創造。

印度教創造之神梵天Brahma,是奧義書哲學的抽像概念終極,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話的生主。

傳說梵天是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裡孵化出來的,或從毗濕奴肚臍裡長出的一朵蓮花中誕生,然後開始創造世界萬物。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羅門祭司裝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蓮花上或乘騎天鵝。梵天居住在迷盧山,他創造的辯才天女薩拉斯瓦蒂Sarasvati是他的神妃。梵天原來是婆羅門教至尊的主神,但在佛教盛行時期卻曾與吠陀主神因陀羅(帝釋天)一起屈尊為佛陀的脅侍。

道安法師 (1907 - 1977)


湖南祁陽人。少通經史詞章,嘗以理學家自命,後讀釋迦傳及張商英護法論,始皈依佛教。年二十,披剃於衡陽佛國寺,受具足戒於衡陽大羅漢寺。曾住仁瑞寺參禪三年。後入衡山南嶽龍池岩苦修十八月,禪定功夫日深。又從遊於常悟、禪靜、靈濤、善因諸師,禪教並修。抗戰期間,曾組織僧侶救護隊,救人無數。民國四十二年(1953)來臺,致力於講經宏法。先於汐止彌勒內院講授俱舍論,其後,主持靜修佛學研究班,舉辦大專院校佛學講座,興建松山寺,創立慈航中學,發行獅子吼月刊、文庫,接辦臺灣印經處,並經常出席世界佛教會議。曾任南嶽佛學院院長、國立南嶽師範學院教授、中國文化學院(即今文化大學)教授,及南嶽祝聖寺、臺北松山寺、善導寺、日月潭玄奘寺住持等職。師精研大藏,佛理淵深,復賅通中西哲學,平生最推崇玄奘大師。其著作有中國大藏經翻譯刻印史、中國大藏經彫刻史話、中觀史論及其哲學、乾坤萬古一完人、二力室文集等。民國六十六年(1977)示寂,世壽七十一,僧臘五十。〔道安法師七十歲紀念論文集〕

Thursday, October 16, 2008

斌宗上人(1911 - 1958)


臺灣彰化鹿港人,俗姓施。年十四,禮獅頭山閒雲禪師披剃。年十七,結廬汴峰,苦修六年。年二十三,前往大陸,遍歷諸山名剎。民國二十三年(1934),於天童寺禮圓瑛法師受具足戒。後往天台山依止靜權老和尚,專攻天台教觀、法華及四教儀,盡得三觀十乘之奧旨。二十八年(1939),抗戰事急,歸返臺灣,於新竹古奇峰下創建法源講寺,並設立佛學研究院。後又於臺北設弘法院,於新店建法濟寺,致力講經弘法,宏闡台教。大陸變色,來臺僧青年無處安身,凡投依者,無不設法收容。四十年閉關閱藏,四十三年出關,應各地之邀,說法不輟。四十六年(1958)二月示寂於弘法院,世壽四十八。著有般若心經要釋、佛說阿彌陀經要釋,楞嚴經義燈、我人生死之由來、雲水詩草等書。後人輯為斌宗法師遺集行世。

Wednesday, October 15, 2008

道源法師(1900 - 1988)


河南商水人,俗姓王。法名能信,別號中輪。二十歲依周口鎮普靜堂隆品法師剃度。二十四歲,赴湖北漢陽歸元寺,依覺清律師受具足戒。後隨侍慈舟法師赴蘇州靈巖山,創建淨土宗道場。歷參太虛、印光、圓瑛等大德。曾在大陸、臺灣各地佛學院宣講佛學,且擔任十數次傳戒阿闍黎,以弘法講經馳名。歷任中國佛教會察哈爾分會理事長、屏東東山佛學院院長、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及臺灣八堵海會寺開山住持。嘗創辦能仁佛學院,作育僧才。民國七十七年(1988)示寂,世壽八十九。

Tuesday, October 14, 2008

太滄和尚 (1895 - 1968 )



太滄老和尚俗家姓張,江蘇省東台縣人,生於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年)歲次乙未的中秋節。父名張寶田,母親周氏,家道殷實,以好善稱著鄉里。二十歲於江蘇如繚縣菩提禪院依於海澄和尚座下剃度。四年後,受具足戒於鎮江名剎金山江天寺,並留寺任職。歷任湯樂、衣缽、知客、副寺、監院諸職。民國三十四年(1945),陞座為金山寺住持。其間,嘗赴揚州天寧寺、安慶迎江佛學院參學。大陸淪陷後,於臺灣北投創金山分院,並曾任慈航寺及日月潭玄奘寺住持。於五十七年(1968)四月入寂。

Sunday, October 12, 2008

華嚴尊宿 - 應慈法師(1873 - 1965)


安徽歙縣人,俗姓余。字顯親。光緒二十四年(1898),投南京三聖庵出家。越四年,受戒於浙江天童寺,以八指頭陀為戒和尚。後參禪於常州天寧寺冶開和尚座下,頗有領悟。光緒三十四年,與月霞法師同時受法於冶開和尚。後嘗繼月霞領導「法界學院」。民國十二年(1923),掩關於杭州西湖菩提寺,未久開講於常州「清涼學院」。師畢生以弘揚華嚴為職志,以參禪為心宗,倡刻華嚴經三種譯本、華嚴五教章(法藏)、華嚴大疏演義鈔(澄觀),及法華、楞嚴、楞伽等諸經疏。五十四年(1965)八月於上海示寂,世壽九十三。

資料來源 : 佛光大辭典p6435

印度教的主神 - 毗濕奴 Vishnu


8-9世紀時期四臂毗濕奴 (Vishnu)像

毗濕奴 Vishnu,印度教三大主神之—,原是吠陀太陽神之一,在印度教時代升格為維持宇宙秩序的主神。

毗濕奴又名那羅延天Narayana,佛教稱為遍入天,妻子是吉祥天,印度教的毗濕奴派專門供奉他,印度有1000多座廟宇。

毗濕奴作為保護者,人們對牠是虔誠而不是畏懼的對象。這種敬愛同樣擴及到他的妻子命運女神拉克希米,佛教稱為吉祥天

傳說毗濕奴躺在大蛇阿南塔盤繞如床的身上沉睡,在宇宙之海上漂浮。每當宇宙循環的週期一「劫」相當於人間43億2千萬年之始,毗濕奴一覺醒來,從肚臍長出蓮花,從而誕生梵天,就開始創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濕婆又毀滅世界。毗濕奴反覆沉睡、甦醒,宇宙不斷循環、更新。

在印度教造像中,毗濕奴通常是王者衣冠,膚色紺青,佩戴寶石、聖線和粗大的花環,四臂手持法螺、輪寶、仙仗、蓮花、神弓或寶劍,坐在蓮花上或乘騎金翅鳥伽魯達。

毗濕奴居住在迷盧山頂的天國韋孔塔,吉祥天女拉克希米Lakshmi和大地女神布彌Bhumi是他的神妃。

為了拯救世界、人類與諸神,毗濕奴10次化身降凡顯聖,十化身包括半人魚Matsya、半人龜Kurma、人身豬面Varaha、人身獅面Narasimha、矮人Vamana、持斧羅摩Parashurama、羅摩Rama(即《羅摩衍那》Ramayana 史詩裡的主角)、克裡希納Krishna、佛陀Buddha、騎馬的伽爾基Kalki。毗濕奴的每一個化身後面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印度傳統宗教 - 耆那教


耆那教,梵文Jaina,英文Jainism,印度傳統宗教之一,教徒的總數約400萬人,耆那一詞原意為勝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漢譯佛典中稱為尼乾外道、無系外道、裸形外道、無慚外道或宿作因論等。

印度的耆那教歷史悠久,它產生於西元前6~5世紀。耆那教的第24祖筏陀摩那(Vardhamana)被尊為該教真正的創建者。“耆那”(jain)由 “jin”演變而來,其意為勝利者,是他的稱號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們尊稱他為摩訶毗羅(梵文 Mahāvīra),即偉大的英雄,簡稱大雄。

耆那教是沙門思潮之一,他們反對祭祀殺生,反對吠陀權威和偶像崇拜,指責婆羅門不學無術、言行不一;認為一切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脫。他們與佛教一樣也要求種姓平等,聲稱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的界限是人為劃分的。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要求,在當時有一定的社會影響。

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恒河流域,西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區。西元1 世紀左右,它分裂為天衣派和白衣派,後來兩派又繼續分裂。白衣派主張男女一樣能獲得拯救,各種姓一律平等,否認裸體的必要性,主張僧侶穿白袍。允許出家人 佔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許男女結婚生育等。這一派主要活動區域是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突邦等地。天衣派較為保守,注重苦行,歧視婦女,禁止婦女進入 寺院和廟宇,對白衣派的主張均持反對態度,要求僧侶基本上裸體,只有最偉大的聖人才能全裸。這一派主要活動在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耆那教與佛教幾乎同時代產生,但兩者發展狀況大不相同,佛教的發展大起大落,今天在印度信佛教的人已寥寥無幾,而耆那教卻不斷穩步發展。到了近代,耆那教不斷向外傳播,今天在各地均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