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7, 2008

道教 - 倡導寬容與和諧的宗教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不可言說,超乎人的感覺和思維之上。道即是宇宙的本源,又是萬物存在的根據,還是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道散形為氣,聚形為三清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三清都是道的化身,在三清之下則有玉皇、四御、五方五帝等眾多天神,以及由人修煉而成的眾仙真。神和仙都是得道的楷模,他們以教化、救渡眾生為己任,故為人們所信奉敬仰。

道教文化滲透到了中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中,對中國古代的社會習俗乃至民族心理等都曾產生過深遠的影響。今天,在中國仍然擁有大量信徒,道教也已走出中國傳播到世界各地。道教的養生修煉方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觀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印度教 - 由3億3千萬神支配的宗教


信仰三位一體的主神(大梵天Brahma、毘濕奴Vishnu、濕婆Siva),還是信仰3.3億個神?在西方人看來印度教是個矛盾的集合體。其經文有不同的結局,而且每個結局都被認為合理的。對印度教徒而言,沒有無可辯駁的真理,只有同一真理的不同方面。

這種神秘主義和自由流動的信仰發展了數千年。3000年前,駕馭戰車蹂躪印度的雅利安人的信條對印度本土的宗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此後,印度教就像海綿一樣吸收著不同宗教信仰的影響。

印度教沒有所謂的特定創教者,缺少自身的統一教義和學說。因此,顯得古怪、混亂、難以理解。印度教雖沒有現成的定義,而對數百萬的印度教徒而言,這把散漫宗教之傘卻為他們帶來千百年的心靈安慰。

Friday, May 16, 2008

伊斯蘭教 - 擁有世界最忠誠信徒的宗教


伊斯蘭教的誕生比起其他世界宗教相對的晚了一些,它卻是影響最大的宗教之一。 14世紀以前,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的沙漠中萌芽。經過穆罕默德一位自稱〝阿拉〞使者的阿拉伯人,將〝阿拉之道〞傳于起初只有幾位願意傾聽的追隨者,後來卻發展成普世的宗教。

穆斯林尊奉阿拉。阿拉是阿拉伯語兩個詞的組合,即〝AL 〞和 〝Illah〞前者相當于英語中的〝the〞,後者即指〝 God〞(上帝)。對穆斯林來說,〝阿拉〞這一稱法比〝上帝〞更為適合,因為在聖典《古蘭經》裡,阿拉沒有性別,也不像上帝那樣有複數形式。

伊斯蘭教在西方深受誤解,更改上帝的名稱是其中之一;與數世紀前,基督教十字軍東征搶奪耶路撒冷聖城埋下了仇恨的種子也是一個原因。彼此之間的殘酷暴力沖突,已讓穆罕默德和耶穌宣導的寬容原則再也無法在彼此的教徒中兌現。

基督教 - 瞬間改變人類歷史的宗教


基督教溯源于生活在2000多年前超凡的猶太人耶穌,至今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約有17億的信徒。從宗教、思想、哲學、文化、社會等領域裡,幾乎沒有一個角落不滲透著他的影響。新約聖經裡,耶穌生平的事跡魅力獨具,他的神蹟、他的死亡方式及死後發生的一切,奠定了基督教信仰的基礎。

耶穌的死亡及隨後的複活,象徵善良戰勝邪惡。這是基督教的根基。與其他宗教迥然不同,基督教的宗旨在于救世主彌賽亞所承受的苦難,以及與苦難相交織的救贖象徵意義。但這些都被猶太教和伊斯蘭教所否定。

猶太教 - 等待救世主彌賽亞來臨的宗教


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屬于同一宗教家族。三個宗教的教義基本相同,都宣稱世間只有一個至高無上仁慈的造物主-上帝。盡管長期以來彼此之間矛盾重重,但它們通往上帝的道路是一樣的。三種宗教要求類似的行為準則。對它們而言耶路撒冷是神聖的城市,盡管其中原因各不相同。

然而,猶太教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源頭,它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猶太教給人的感覺與其他一神論的宗教不同。它不僅僅是一個信仰體系,它還表現出一個民族的認同性,同時也因自認是上帝所遴選的子民將猶太人緊緊的維繫在一起;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信仰忠誠使到猶太教歷經磨難而生機永存。

古代的宗教- 神話、傳說與信仰混雜的時代

我們為什麼有今天?我們是什麼?我們該怎樣過好日子?我們該怎樣來適應自然界以及周圍的其他人?我們將走向 哪里?這些可能都是哲學和宗教的經典大問題,但是,對大多數人而言,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以詩和寓言的形式存在於戲劇化的神話故事裏。從這一點上說,神話是 帶有倫理意義的一種宗教式敍述,它雖不是經文,卻與儀式相關。"如果你解釋不了世界,那就創造一個世界吧" 神話試圖用簡單易懂的形式來解釋世界,包括生、死、萬物和命運,賦予各種存在緣由....

神話雖然一直流傳至今,但神話的歷史嚴格而言卻止于近代之前。它們都誕生於上古階段,講的都是遙遠的過去,探討的大 多是關於過去由來、過去的未來以及這一切是怎樣產生的,等等。在人類的風俗傳統靠口授相傳,從而將人們以家庭或更大單位的形式聯繫在一起的時代裏,神話的 功用是不言而喻的。

Thursday, May 15, 2008

探索宗教


我們一般都同意宗教是人類某些需求的替代品或慰藉的說法。宗教對人類生活影響的深廣程度是一不言而喻的,我們的精神活動、信仰模式、心理狀態、行為方式、倫理概念、風俗習慣中處處可以察見原始宗教的殘留因素。作為一種根植于人性的存在體,宗教無一例外地誕生於每個民族的歷史中。但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作用之下,宗教與宗教之間呈現出極大的差異性和多元性;多數宗教離不開造物神的支柱,而佛教卻幾乎拒絕神;有的宗教喜歡獨身,有的宗教讚美多子多孫;有的宗教推崇削髮,有的卻不淮教徒動身上的一根汗毛.......

宗教的源頭


在科學和人類其他智能足以解釋世界萬物現象之前,也許宗教總會存在。本來世間上就存在著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災難為何降臨在某人身上而不是另一群人;生命中許多事是難以操縱,像死亡誰也擺脫不了。因此人類樂意讓一種高于自己的超凡力量(神或上帝)作為主宰世界的終極答案來解釋一切....

Wednesday, May 14, 2008

請大家一起為緬甸與中國災民祈福!

祈願世間

三塗八難俱離苦 四恩三有盡霑恩
國界安寧兵革銷 風調雨順民安樂

三塗 : 即火塗、刀塗、血塗,義同三惡道之地獄、餓鬼、畜生,乃因身口意諸惡業所引生之處。
八難 : 指不得遇佛、不聞正法之八種障難。
四恩 : 指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
三有 : 欲有、色有、無色有。義同三界。

四無量心


大乘之人,利他心切,欲度眾生,必以大悲為本,慈悲普攝,故修四無量心,自利利他,速證菩提。

一、慈無量心

慈,意為「愛念眾生,常求樂事以饒益之」。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瞋覺」故。


(一)欲修四無量心,當先作誓願:「願令一切眾生,悉受快樂。」


(二)初修慈無量心時,以清淨心,觀所愛親人受樂之相。於父母、兄弟、親人之中,取一最愛者,一心緣念,觀親人受樂之相,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 注,無有馳散。先觀親人受樂,如是次第及至中人、怨人,餘五道(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天)亦然。以慈心緣十方一切眾生,心量廣大無邊,故名為無量;悉 令受樂,能滅除惡心,而得殊勝善樂福報,故其功德亦為無量。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眾生受樂之相,而定力漸深,不為外境所動, 是名慈相應心。如此修習時,若見種種善惡境界,不得生取著之心。但一心觀於親人得樂之相,念念相續。於上親、中親、下親,中人,下怨、中怨、上怨,乃至於 五道眾生中,同以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子姪,常求好事而饒益之,欲令一切眾生得利益安樂,如是之心,遍滿十方。


二、悲無量心

悲,意為「愍念眾生受六道中種種身苦、心苦」。愍眾生苦,而修悲心,為除眾生中「惱覺」故。

(一)修悲無量心時,見眾生受種種身苦、心苦,心生憐愍,即作是念:「眾生可愍,勿令其受如是種種身苦、心苦。然我今無目,六道之中,親、中、怨人並受 種種身心諸苦,而我不知不見,長夜懈怠,不生救拔之心。」作是念已,即發願言:「若有眾生,受種種苦,悉願勤加救護。」

(二)以清淨心,先觀一所愛親人受苦之相,繫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無有馳散。觀眾生苦,而起悲心;其心憐愍,悲念無極。如是乃至中人、怨人,一方乃至十方,一道乃至六道,悉皆如是。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眾生受苦,而內心憐愍,從悲定起,心轉深固,定力漸深,不為外境所動,是名悲相應心。

三、喜無量心

喜,意即「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修喜心,為除眾生中「不悅樂」故。


(一)慈但為初心,尚未深入,行者修慈、悲二心後,見眾生離苦,則樂心轉深,欲令其得大喜,即發願言:「願諸眾生,除滅一切諸苦,受樂歡喜。」
 
(二)以清淨心,觀於親人,從苦得脫,受樂歡喜之相,一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見於親人,受歡樂相,其心悅豫,欣慶無量。次緣中人、怨人,乃至十方五道眾生,受喜之相,心生慶悅。

(三)行者於禪坐中,見於眾生受喜之相,而於內心無有動轉,定力逐漸增深,雖有大喜而心亦能不散,是名喜相應心。

四、捨無量心

捨(慈、悲、喜)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捨心,為除眾生中「憎愛」故。

(一)行者思惟:前雖修慈、悲、喜三心,然仍屬有為法,於眾生無益,今當捨此三心,離苦樂兩邊,行諸善法,方能契入實相,實利眾生。如是念已,即捨前三心,一心發願:「願一切眾生,皆得妙捨莊嚴。」

(二)以清淨心,觀於親人,受「不苦不樂」之相,一心緣念,令於心想,清楚分明,攝心專注,不令馳散,見於親人受「不苦不樂」。如是次第緣中人、怨人,十方五道一切眾生,皆離苦樂二相,其心平等。於禪坐中,雖見眾生,心無憎愛,乃至十方五道眾生,亦復如是。

(三)行者爾時於此定中,見一切眾生,皆不著憎愛,離有為法,得悟實相,果證三昧,不為外境所動,其心安穩,平等不二,是名捨相應心。



修四無量心,當先於靜坐時反覆思惟四無量心的道理,如此十而百,百而千,心量就能無量無邊;並且要將四無量心的道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上,於行住坐臥中實行、體證。

修四無量心,能使慈悲心增長,成就出世道業。因此無論小乘聖者、大乘菩薩,皆應修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成就,即稱之為慈心三昧,能達到無人、無我、心行平等的境界,故四無量心,實為殊勝妙嚴的菩薩行門。

Tuesday, May 13, 2008

中國佛教之瓌寶


玄奘大師,俗名陳瑋,隋唐時人;十一歲獲破格錄取,准予出家。鑑於當時譯出經論不全,且互有出入;因此誓志西遊求法。孤征沙漠,獨步雪峰;歷經艱危險阻,足跡遍及五印。留印期間,極力宣揚我國文化,五印各國皆遣使來朝。回國後翻譯經論,達千百卷;唐太宗尊為國師。他的德行事功,對中國佛教與歷史文化均有不可磨滅的影響與貢獻。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千年石上遊方蹤


東晉法顯大師六十歲踏上西行之途,承危履險,至天竺求法。同行者或羈留異域,或半途折返,或不幸身故,唯獨法顯憑著堅毅明白的決心,不改初衷,完成歷史所交付的使命。他遊方十四年,取回〈長阿含經〉、〈摩訶僧祇律〉等經典,為中國佛教戒律創闢荒途,立下基礎。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西行求律法


義淨大師,唐代律師。幼年出家,天性穎慧,博覽群籍。因仰慕法顯、玄奘之西遊,而發願西行親赴佛國,求取律法。經水路至印度,於那爛陀寺勤學十年,深入了解僧團戒律。歸國時,武后親往迎接,並封為「三藏」法師,主持譯場。其後十二年間,譯出《華嚴》等經典五十六部,與鳩摩羅什、玄奘、真諦並稱四大譯經家。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偉大的佛經翻譯家


鳩摩羅什是晉代高僧,精通中國、天竺語文。他七歲出家,從師受經,日誦千偈,總貫群籍,妙解大乘。後秦時始入關中,受國師之禮遇,譯金剛經、法華經等三百餘卷佛經,是中國佛經的播種者,於佛法東傳居功厥偉。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攝論宗初祖


真諦大師,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梁武帝年間來華。時值亂世,嘗盡顛沛流離之苦,但仍譯經、講學不輟。晚年,因感嘆「弘法非時,有阻來意」,弘揚唯識之志難伸;於是揮淚而別,泛舶西返。卻因法緣未了,為風浪飄回廣州。自此,於廣州大展譯業。譯有《攝大乘論》等多部經論,並開攝論宗之始。

# 本文摘錄自:《中國佛教高僧全集》簡介

Monday, May 12, 2008

眾聖佛為最


世間王為最 眾流海為最
眾星月為最 眾聖佛為最


四分比丘僧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