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3, 2009

行雲流水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

~ 宋、此庵守淨禪師 ~

kaiti : 如果我們真能生活得自在,沒有束縛,能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心自在,隨喜而作。
人生該有多美、灑脫。

Friday, May 22, 2009

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


成語「削足適覆」出自漢朝《淮南子·說林訓》:“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猶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意思是說,把凡事本末倒置的處理法,形容為「削足適覆」。

副首相兼教育部長丹斯里慕尤丁昨天針對公共服務局獎學金一事說,政府計劃限制大馬教育文憑(SPM)考生的報考科目。他說,這是為了確保,在遴選公共服務局獎學金的人選時,當局能更公平地比較,誰才是最符合資格的獎學金得主。

您們不覺得這種說法就如『削足適履』,根本是本末顛倒的作法。而且出自我國副首相兼教育部長口中,有點可笑也可悲嗎?

kaiti : 此君自上任以來,頻頻語出驚人。感覺越來越像某喜劇界名人。

自我調伏


「善於自我調伏而正當生活者,是不會有瞋心的,
更何況是全然依於正智、正慧而生活的解脫者!
以瞋怒來回應瞋怒,這是惡劣的人、惡劣的事;
不以瞋怒回應瞋怒的人,才能贏得最難贏的戰爭。

因為他不但明白對方為何憤怒,也能夠讓自己沈靜而提起正念,
不但戰勝他人,也戰勝了自己,讓自他都獲益,是雙方的良醫。

如果有人認為這樣的人是傻瓜,那不過是個不懂正法的無知者。

不瞋勝過瞋恚;善行勝過不善;布施勝過慳貪;誠實勝過妄語。

聖賢者不會動瞋心,也不會有害人的念頭,
但惡人執著於瞋恨,卻像山那樣難以鬆動。

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馬;
狂奔的馬,要靠韁繩控制,
但那控制狂奔馬兒的韁繩,
遠比不上能控制內心的調伏力!
所以我說世界上最好的調御師,
不是那手持韁繩控制馬兒的人。」《佛陀》

錄自《雜阿含第一一五二經》、《相應部第七相應第二經》、《別譯雜阿含第七五經》。



kaiti :人一旦動怒,就難以冷靜,往往因此而失去理智,把學來的佛法道理忘光光,結果常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來。同時,一發起怒來,第一個身心受怒火煎迫的,必然是動怒者自己,真所謂「未得傷人先傷己」了。所以,動怒真的是一件划不來的傻事。

怎樣才能不動怒呢?對我執、我見未斷的人,要不動怒是非常難的。佛陀舉了「調伏」這個大原則。調伏的落實,就是對治錯誤心態與行為的實踐,亦即將「過」與「不及」處,調整回來。當然,在調伏與對治之前,應當先建立「動怒是不對的」、「動怒不是我的佛法修學目標」之類的堅定信念──正見,否則,調伏與對治是無從啟動的。

Wednesday, May 20, 2009

五塔散

圖:我的救急仙丹“五塔散”

昨天夜半,睡著後不久突然肚子絞痛起來。上了一次廁所,面色青白、冷汗自冒,兩眼昏花。如廁後,馬上從藥盒子找出從馬來西亞帶來的“五塔散”混合著熱水喝下。一早起身,肚子絞痛消失。總算讓我的把痛苦解除了。這泰國制的“普邑王家園五塔標行軍散”效率特強。它不只主治腹潟肚絞,還可以治心胸悶塞與暈車胃寒。在馬來西亞家庭裡,它可是大多數人的家庭與出門的必備良藥。每次出國時習慣上我都會帶一些以防萬一。

回想肚絞痛原因,很可能是昨晚自己弄了幾個麵餅,配了冰箱裡留下的一罐剛在5月3日過期海苔醬吧?

在斯里蘭卡留學的這幾年。多數日子都是自己下廚準備早午餐,除非是上課時間,午餐就隨便在外打包飯解決。在這裡生活最大的問題是常吃咖哩辣椒、辛辣油炸食物,加上天氣。如果平時沒有多喝一些降火氣飲料像馬來西亞帶來的涼茶、菊花、羅漢果或綠豆湯,人很容易上火。當然,椰子是斯里蘭卡主要降火降渴良品了。但也別忘了椰子水渴多了也不好....

Tuesday, May 19, 2009

勝利者的歡呼!

圖:路上有人刻意裝飾慶祝勝利花車

圖:寺院發動免費供應食物的攤位

圖:大學校園內學生集聚聆聽總統國會致詞轉播

據報:斯里蘭卡軍方宣布,贏得歷時二十五年的內戰,成功剿平泰米爾猛虎分離組織,收復全國國土,昨日最後一戰擊斃二百五十名游擊隊員,官方電視台中斷正常廣播,宣布泰米爾猛虎游擊隊領袖普拉巴卡蘭(VellupillaiPrabhakaran)經已斃命,軍方消息人士說,普拉巴卡蘭今日同兩名游擊隊頭目,乘坐避彈卡車逃離最後據點時,受到政府軍圍攻,卡車被火箭擊中,政府軍在卡車殘骸發現普拉巴卡蘭的屍體。

今天街上到處可以感受到勝利的歡呼。早上9.30分,斯里蘭卡總統有一場國會現場全國性演講,大學的教授們幾乎都不想繼續上課了,系裡的每個人在等待電視轉播,只好提早下課了。

在回來的路上見到很多臨時攤位。正準備食物免費派發給路人,也包括我目前居住的寺院。

另一方面,由於斯里蘭卡政府實行消息封鎖,外界只有靠戰區工作的政府醫生得悉那兒的情况。醫生瓦拉塔拉賈(T. Varatharajah)周六便向外稱,泰米爾游擊隊負隅頑抗時,有多達5萬名泰米爾人被困於戰壕,只靠少量糧水維持。流散世界各地的很多泰米爾人表示,他們無法取得泰米爾游擊隊最後盤據的斯里蘭卡東北部家鄉的音信,擔心親友安危。

世事如雲任卷舒


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

~清。蒲松齡~


有的人總覺得在世間上受盡委屈,懷才不遇。俗語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其實這就是世間實相,常情本如此。所以最好能看淡世情,勘破世事,讓世事如雲任卷舒,凡事能不比較、不計較,才是最幸福的!

在人情世事中多些許坦然與風趣,方能自不平的世間理出一些快樂與幸福。

Monday, May 18, 2009

勝利號角嚮起!

圖 : 路上有人賣國旗

圖 : 大學校園到處也掛了國旗

圖 : 從大學回來的路上

炎炎夏季,是斯里蘭卡5月份的天氣,總是讓人悶熱得發狂。如常今早到大學上課,發現街上的情景與平時有點不同。今天不是公定假日或慶典,卻隱約聽到零星的燃放炮竹聲音,街上有人在叫賣國旗,各處掛滿國旗,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也是。後來才了解原因。

斯里蘭卡局勢17日迎來重大轉變,反政府武裝淡米爾之虎組織當天承認與政府軍長達25年的戰爭以失敗告終,宣布放下武器,結束與政府軍的戰斗。斯政府則表示無法相信猛虎組織“放下武器”的聲明,政府軍將繼續進攻猛虎組織控制的最後一片叢林,以收複“每一寸領土”。

此前一天,斯里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就宣布了對猛虎組織的勝利。16日他在約旦出席11國集團首腦會議時表示:“我自豪地宣布,我的政府,在武裝部隊的努力下,終于在一場史無前例的人道主義行動中從軍事上擊敗了猛虎組織。”斯里蘭卡軍方16日也表示,政府軍已成功收複猛虎解放組織控制的最後一段海岸線。猛虎組織被困在一個狹小地帶,由于逃生的陸海通道已被切斷,他們正准備大規模集體自殺。

據報,自1983年至今將近70,000軍民在這場鬥爭中犧牲。斯國人民開始準備迎接全面的勝利,愛國情操就像現在的天氣一樣的炙熱。

盲撞



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
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 宋代僧白雲守端 (1025~ 1072)--


kaiti : 人有時為了理想、爰情、事業與生活,何嘗不是如此....

Sunday, May 17, 2009

檳榔嶼百年會社之9


1786年英人萊特少校,開闢檳榔嶼,距今二百餘年。中山會館是檳州最初設立鄉會者之一,至今年代悠久,已有180多年了。

1800年,清嘉慶年間,邑僑先賢十余人,分乘帆船二艘,由今澳門出港,沿海岸航行月餘,抵達檳城。當時檳城地區荒蕪,天氣炎熱,瘟疫叢生。披荊斬棘,努力耕耘,不畏艱苦,留下墾荒創業。創業有成者,大有人在。後有先賢榮歸祖國,將遺下檳州數段耕地,贈送該會館,尤是程世帝先賢,樂施好善,曾捐獻今“歸真閣”位置的一大片土地,給今廣東暨汀州會館,作為鄉入場地。其靈位現仍安置在該會館神龕內,作永久性紀念,其墓現仍存在。

中山會館會址,曾數度搬遷,最初館址是建在今“大咯港”海灘,有“亞答屋”數間,系陳姓人建造。初為馬廄,作廢後,由先賢租賃作棲身之所。1802年,承蒙陳姓主人贈送該馬廄地段,改建會館。新建築物是一座單層磚瓦民房,定名“香邑公司”,選出值理數人,處理會務。最初館內奉承“財帛星君”,後奉“關聖”。每年“神誕”,鄉人大排筵席,大事慶祝,成為現今館例。當時鄉人入會手續簡便,只用紅布一塊,書寫入會人姓名,年齡,由值理蓋上朱色印章便妥。

1890年8月20日,該會遷至今之地址,定名為“香山會館”,正式申請註冊。宗旨為團結鄉親,敦睦鄉誼,互相協助,共謀鄉親福利。1802年至1890 年,時經一世紀悠長的歲月,鄉人南渡者眾。於是會員日漸增加,再加上會員娶妻生子,其子女亦多加入為會員。會務蓬勃,是該會全盛時代。過後全馬各區,逐漸開闢,為生活計,鄉人亦多分散,擇地而居。不過鄉人對佛、道二教的信仰,很深蒂固。每年會館的春秋二祭,多由各地區重返該會,拜祭一番。大家歡聚一堂,論古談今,樂也融融。

1911年10月10日,中國革命成功,先賢孫中山先生,功不可沒,孫中山逝世後,為紀念其偉績,該館便改名為“中山會館”。


資料參考:
馬來西亞檳榔嶼中山會館 作者:《中山旅外僑團》


孫中山與檳城

圖 : 打銅街120號裕榮莊

圖 : 中路65號孫中山紀念館

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載之,譜名德明,號日新,後改逸仙,英文名Sun Yat-Sen;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孫中山誕生於1866年11月12日,廣東香山(今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人。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中國國民黨總理,第一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主張的“天下為公”與“三民主義”的思想,仍然影響著全世界的華人。

馬來西亞北部的檳城與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有著不可磨滅的關係。檳城是孫中山在海外策劃革命活動的重要基地。1910年在檳城打銅街(Lebuh Armenian)“裕榮莊”召開的“庇能會議”(庇能是Penang的音譯),策劃了“廣州起義”,招募了不少檳城熱血華僑回中國起義,結果4名成為烈士,其英名在黃花崗永垂不朽。廣州起義雖然不成功,卻促成“武昌起義”,終於把腐敗的清廷推翻。

孫中山在檳城倡議設立檳城閱書報社和胡漢民、汪精衛等人創辦《光華日報》。目前,檳城閱書報社座落在中路(Jalan Macalister)65號,80年代曾被租用為台灣僑校。現已發展為“檳城孫中山紀念館”。1910年創刊的《光華日報》則是世界歷史最悠久的民間華文日報,現社址在檳城三條路(Lebuh Presgrave)。

去年上映的電影《夜.明》,以孫中山在檳城的事蹟做為故事主軸,全片在檳城取景拍攝。

如果您想穿越時光隧道,尋訪100年前孫中山在檳城走過的足跡,建議您到中路65號檳城孫中山紀念館和打銅街120號庇能會議舊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