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大德尼篇.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大德尼篇. Show all posts

Tuesday, March 27, 2018

常明庵

常明庵大殿
森美蘭州芙蓉羅白律412號常明庵建於1946年,創建人盛觀尼師,原籍廣東省三水人氏.尼師一心向佛,苦心修行,虔誠向道,數十年如一日.

資料來源: <馬來亞獨立大典紀念冊>.出版者:張玉英1957.

Sunday, March 25, 2018

性融尼師

性融尼師
彌陀岩廨院位於怡保崑崙喇叭新村中區,性融尼師於1952年手創.尼師原籍廣東惠陽人氏.師為人與世無爭,刻苦虔誠,一心奉佛.

資料來源: <馬來亞獨立大典紀念冊>.出版者:張玉英1957.

Thursday, March 22, 2018

妙音覺林

達勤尼師
森美蘭州淡冰浮羅實榜妙音覺林創建於1943年,原籍廣東順德的達勤尼師為覺林創辦人.尼師早年受戒入佛門,深居簡出,修心聖道.潛修不移,數十年如一日.

資料來源: <馬來亞獨立大典紀念冊>.出版者:張玉英1957.

Tuesday, March 20, 2018

彭亨州文冬玉泉庵

尼師(鄭亞玉)攝於庵前
玉泉庵位於文冬甘榜峇魯山,由鄭亞玉(尼師)一手創建于1944年.尼師原閩籍莆田人氏,早歲南來,幼齡即喜閱佛經,對佛學教義,深求領悟,自得名師教誨,毅然看破紅塵,削髮為尼.中年曾各處雲遊,宣揚教義,數十年如一日.

師為人宅心仁慈,待人和藹,慈悲為懷,廣結人緣,每逢節慶庵前香火鼎盛.

資料來源: <馬來亞獨立大典紀念冊>.出版者:張玉英1957.

kaiti:所引資料中尼師名號與出家背景並沒有詳細記錄.

Sunday, March 18, 2018

蓮花庵尼師身份確認.

妙德(尼)師
明顯(尼)師

吉隆坡暗邦蓮花庵創建於1937年,最初建在暗邦大鍋頭路菩提山,嗣後在1950年遷至暗邦大街77號,香火鼎盛.

蓮花庵住持妙德尼師,監院為明顯尼師,二人皆童貞入道 ,皈依佛門,一心向佛.皆屬南海普陀山臨濟宗法系.

資料來源: <馬來亞獨立大典紀念冊>.出版者:張玉英1957.


kaiti: 我在2013年出版的【南遊雲水情】vol.II.192頁中所置放二師照片有誤.從最新找到的資料中發現兩位"尼師"的明確身份與背景,故此修正.

Friday, March 16, 2018

星洲度明庵

達戒尼師
度明庵為達戒尼師創建於1935年.尼師原籍廣東順德人,俗姓黃.夙植善根,幼年皈依,中年南來星洲禮宗繞和尚剃度出家,法名日守,字號達戒.1954年在香港寶蓮禪寺筏可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師一生虔誠念佛,隨緣度眾.

資料來源: <馬來亞獨立大典紀念冊>.出版者:張玉英1957.
                 【南遊雲水情】vol.I_p.371.

Monday, March 12, 2018

怡保定慧居觀音堂

日道尼師(黃亞有)
定慧居早期法會
法會後的皆大歡喜
法會後的皆大歡喜
定慧居早期的佛事
定慧居早期的佛事
定慧居觀音堂位于霹靂州怡保拿乞紅坭山新村,黃亞有優婆夷創建於1946年.黃居士原籍廣東南海人,禮佛虔誠,耐苦清高,深獲信眾與當地村民的護持.1974年因緣具足,禮怡保三寶洞住持宗鑑和尚剃度,取法名日道,字善修.1975年在檳城極樂寺依白聖長老座下受三壇大戒.

照片來源:怡保定慧居繼禪尼師

Friday, March 09, 2018

星馬佛教大德尼篇

【南遊雲水情】vol.1_p.339.

漢系尼僧到南洋的足跡,隨著18世紀中葉以後的中國移民潮而來.也不過是兩百年內的事.雖可供考據的文獻資料不多.但可以確信,她們與那些南來的大德僧們一樣,也有許多感人與虔誠奉獻的記事.

同時,星馬地區過去建有許多的齋堂,為新移民作異地信仰與精神歸處;都是由早期南來帶髮修行齋姑們,苦心經營的香火道場.有一些齋堂主事者晚年剃度,或是後來的繼承者發心出家,這一類道場漸而轉型成今日此地的佛教尼眾道場.她們對信仰和奉獻的情操,不能不說是來自宗教偉大的力量;主要的關鍵還是在這些大德們的立志與心行,默默耕耘,早已為星馬佛教發展篇章上,灑上動人色彩.值得後人去追溯與敬仰!

kaiti註: 一直都在做星馬佛教史料的收集,曾有許多人不能理解我的目的與動機,這些年的努力開始受到關注和肯定是個人的欣慰,也算是一種對過去的緬懷和佛教界的另一類回饋吧?

Thursday, March 08, 2018

楞伽山千佛寺

1937年明妙和尚主持大殿落成開光典禮
創建初期(極樂精舍)千佛寺觀修師太與住眾
創建初期(極樂精舍)千佛寺觀修師太與住眾
千佛寺住持觀修師太攝於1940年
吉隆坡楞伽山極樂精舍創建於1925年, 開山為觀修師太;1935年極樂精舍觀修師太禮請明妙和尚駐錫講經後擴建成千佛寺.

圖片資料來源: <移山圖鑒> 中冊. 出版者:華社研究中心.2014

Wednesday, March 07, 2018

檳城天靈堂

吳順成(繼悟尼師)相關資料已編入【南遊雲水情】vol.1_p.366.
天靈堂位於檳城亞逸依淡第十三區門牌157號,創建於1948年,主持吳順成,1938年禮大山腳觀音亭玄宗和尚出家.法號包心,字慧開;乃粵之潮州人氏,奉佛出家,慈心向善,潛志修行.

當家張覺倫女居士 ,係主持之同鄉,自幼善結佛緣,信念堅固.

資料來源: <馬來亞獨立大典紀念冊>.出版者:張玉英1957.

Friday, June 20, 2014

寶譽堂開基施主邱素譽(慧光)

今天在網上搜到1951年寶譽堂開基施主邱素譽(慧光)出家的新聞報導...


寶譽堂開基施主邱素譽(慧光)

Sunday, July 05, 2009

寬宗尼師塔志



寬宗比丘尼師,俗為陳氏獨生女,籍隸潮邑,父文山公,系膠園鉅子,母伍氏為人慷慨好善。師聰潁賢孝有大志,年十五痛父亡,覺世幻無常,遂居家茹素禮佛。 年32,逢芳蓮尼師南來宏法,聞道有悟,即禮之出家,立志精修。後隨其師回國,朝禮諸大名山,參善知識,親聞道階、太虛、演本、圓瑛、慈航、法舫諸大師開示,於道益進。又遍游印度緬甸諸佛國。至西元1938年主持本院,調眾有序,操勞逾恒,且深感欲宏大法,須先培植人才,乃於1940年,恭請王弘法居士協同籌畫創辦菩提義學,又收容慈幼,嘉惠貧童,厭功殊偉。

1946年正式成立菩提小學,聘請當地熱心人士為校董,策進校務,迄今十有餘年,由小學而中學,飲水思源,實賴師之毅力堅持有以致之。1954年師年已花甲,為求解脫,禮演本上人,剃度為尼。

1957年,以勞疾遽示寂,遠近惜之!師一生抱道清修,德業彪炳,園人欽遲之余,特為泐石,以為後人之垂範,並志弗諼雲爾。


菩提學院繼任主持 吳寬定 陳慈華 合十謹述
西元一九五七年即佛曆二千五百零一年農曆九月二十日


圖 : 寬宗尼師與菩提畢業生合影


kaiti:1954年10月菩提學院住持陳寬宗至金馬崙禮演本法師剃度,法名慧持;同時求受大戒,即禮請演公為得戒和尚、志崑為羯磨和尚、竺摩為教授和尚、勝進為尊證和尚。

Friday, June 06, 2008

慧光師塔誌


比丘尼慧光師塔誌
師法名日閏字慧光 原陳氏女 為邱姓撫養長成 遂姓邱焉 俗名素譽年及笄適楊府即章成君之夫人 為人慈祥和藹 尢善治家 母儀懿範 堪稱巾幗師表 迨蘭桂盈庭則茹素皈依三寶 勤修淨業 廣利布施 老而彌篤 迄一九四八年春 受具足戒於鶴山極樂寺 可謂其志宏其願大矣 今遐齡尚遠 為善他日 特建斯塔 因述所以 以誌其德云爾
一九五一年 歲次 辛卯 五月吉旦 伯圓撰

Wednesday, June 04, 2008

檳榔嶼寶譽堂碑記


蓋聞佛教住世興替有時在昔印度阿輸迦王為興崇佛教便建八萬四千舍利寶塔震旦蕭梁武帝因尊聖訓創立四萬九千寺院可謂佛教興盛之時況也馬來半島佛教傳布至今已有壹百餘年之久信徒發心者亦不在少數近有檳榔嶼殷商楊府邱氏素譽善女人平生奉佛供僧不遺餘力該氏原陳姓女後接邱姓以為繼女撫養成人自幼聰敏為人和藹慈祥適楊章成君為內助教子有方家政由之整理至於社會公益猶見義勇為誠女界中不可多得之人也今年將古稀歸宿之期私心念切由是立心淨素奉佛專修持與寶月宮根泳相商欲建得一靜室寶剎度此餘光於願足矣哉擇就得本嶼浮羅池滑地方創甬梵宇命名寶譽堂此堂雖乃為自利所設實乃利他為心凡居堂中當發道意精勤行道方不負人生好機緣願生生世世常為法侶行菩薩道速證佛果是為記
民國戍寅二拾柒年冬月吉立
英壹仟九佰三拾八年 月 日
南海普陀山法雨寺方丈 善慧 撰文
被立建設人 邱素譽 同護法人 釋根泳 仝鑴

Monday, June 02, 2008

檳榔嶼寶譽堂光壽塔



光壽塔記
世界無盡 虛空無邊 眾生無量 故諸佛於十方世界化導眾生 亦無量無邊 而所說法門更無量無邊 所謂 應以何身得度者 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或現男子身 或現女人身 或現僧伽身 或現護法身 吾人既未得天眼 又未證他心 焉知聖凡之別 豈能捨相而觀性 即事而明理者也 不過 若能以聖言量之 則凡損人而利己者 皆凡夫也 若能捨己而利人 皆聖人也 蓋凡夫我執過重 不能犧牲私我 以利群眾 故名為凡 若能以利己之心 而推及利人 則知其聖也必矣 佛經所云 自利利他 自覺覺他是也 邱氏素譽 善根深厚 現女人身 攝化同類 初則捨金 建造精舍 名寶譽堂 供奉三尊 永受香火 為世福田 複請淨信 安住其中 晨夕課誦 念佛誦經 冥陽兩利 幽顯咸益 後複三皈五戒 真信切願 廣作資糧 以滔大願 今則在該堂園內 建一浮圖 願曰光壽 其命意 冀佛光普照 令天地眾生 咸登聖壽 故云無量光 亦名無量壽
即說偈曰
光明無量 壽命無量 自他俱利 佛法宣揚
堂名寶譽 法號慈良 勤行眾善 萬世留芳
入三摩地 是選佛場 此是樂國 得大清涼
以此功德 回向吉祥 願我後裔 常修供養
普門行者慈航敬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