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6, 2009

破除痴妄


本來無物使人疑,卻為參禪買得癡;
聞道無情能說法,面牆終日尋妄思。

--王安石--


人往往有意無意的為自己製造是非困擾,把好好一片清淨的心,搞得烏雲翻滾,不得安寧。參禪的人,本因不跟人比較、也不需計較。禪者本無一物,天下、人我、世事,在心中一晃而過,只是縁生緣滅的現象而已。

六祖惠能大師要圓寂時,一個徒弟石頭希遷問六祖大師:「老師百年後,我怎麼辦呢?」「尋思去!」石頭希遷就以為要他天天思考,天天打坐,後來住了幾年,有位老首座才點破他說:「尋思去,是叫你去找你的師兄青原行思禪師,不是叫你在這裡妄想。」石頭希遷禪師後來到了青原行思禪師那裡去,終於悟道了,因為他破除了自己的一切痴妄。

Friday, May 15, 2009

突破10,000


對電腦的認識是1985年在檳城韓江中學讀先修班,寄宿在四姑媽家時.那年小叔剛從英留學回國帶回一些Apple軟體,當然少不了游戲軟體,成了我們幾位表兄弟們的額外娛樂.

1991年出家後,開始正式接觸到的電腦知識是從掛單在寺院中的在家佛學院同學那裡了解的.他從家裡帶來了一台用Dos系統操作的電腦.引生了寺裡不少人對它的認識與興趣,當時,也只停留在電玩與一些膚淺的運作操作上的.也因為電腦被引入寺中,激起了一些波瀾.寺中有人認為玩物喪志,不贊同電腦科技的發展趨勢.更有同門師兄堅持不用電腦,以電腦科技的運用將是人類未來機能退化的一種導因,與我辯得面紅耳赤.(如今,看到這位當年的同門師兄不也沉溺在作為其弘法度生工具的電腦科技,而且樂此不疲.有時,見到他在大讚電腦的方便時,自己卻在想不知他是否還記得當年的辯論....)

我的第一台電腦是在1993年買的吧?自己真的都已經忘了前後到底買過多少台的桌面與手提電腦了,當然我堅信自己換新電腦是事出有因....

1995年,開始真正接觸網路世界.驚嘆電腦科技的日新月異,給新世紀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加速了人類接收資訊與吸取知識的管道.不管你贊同與否,今天已是不可否定的事實了.自從掌握了一些基本電腦運作後,它卻成了我後來在馬來西亞佛學院準備教材不可缺的工具....

網路今日的發展,不但為佛教所借用與這個世紀新生代接觸,同時也間接的讓佛教的弘法事業在無盡的網路空間擴張開來....

遊蕩在網海中多年,在2006年開始嘗試利用網路上開發的個人blogger,用它來表達意見,發表一些文章.最初只是抱著探索與研究的心情去了解blog的運作方式.慢慢的喜歡上它,因為它可以讓自己和許多人找到一個舒緩和分亨心情與感受的網路私人空間....

謹以此文以紀念本部落突破10,000閱覽人次吧!

Wednesday, May 13, 2009

讓歷史有機會說話.


如果歷史可以被拟人化,
就應該給它一次機會,
為自己說話....

40年前,
5月的第13天.
曾經是許多人談論的禁忌,
也是馬來西亞歷史缺少的篇章.

因為這一天,
不知有多少人,
集體被迫患上了後天失憶症.
強迫自己把一切的影像壓縮起來,
收藏在深度的濳意識檔案中.

今天,
也許是時候,
清理各人破碎硬體.
讓它從記憶中解碼,
還原這一張殘舊的歷史拼圖.

檳榔嶼百年會社之8

圖:海記棧



圖:慎之家塾

義興街 Church St 海記棧原系義興黨總部,經過幾次轉手,至一八九三年落入華人甲必丹鄭景貴其手,才改稱海(隱「海山」意)記棧,成為其辦事處。嗣又在右旁築書齋名「慎之家塾」。

今天鄭景貴後人多已散居海外。海記棧經被收購後改為僑生博物館,也稱為“檳榔僑生大宅”。這座由華人甲必丹鄭景貴興建于19世紀末,命名為“海記棧”的豪華大宅,是一座混合了多項建築風格與設計的古董博物館。館內搜集了超過千件的名貴古董和珍藏品,體現了獨樹一格的生活習俗、衣飾等峇峇娘惹文化。

Tuesday, May 12, 2009

檳榔嶼百年會社之7



圖:檳榔嶼早期秘密會社義興公司的活動基地名英祠。


名英祠是檳榔嶼19世紀秘密會社義興公司的活動基地,祠內至今尚供著諸黨社人員的牌位。幾經滄桑,曾經因信託後繼無人,缺乏管理而破舊不堪。近年,經華社關注重新注入新生命,重組信託修復後,於2006年8月21日名英祠成立華人姓氏宗親的聯合總會,目前是中華姓氏研究中心所在地。

歷史背景資料:

早在萊特開闢檳榔嶼數年後,他就發現華人也把私會黨文化帶了進來。第一個成立的私會黨是義興公司(1801年),繼之有和勝公司(1810年),海山公司(1823年)及1844年成立的建德堂(俗稱大伯公)(陳劍虹,1982,星檳年刊)。

本來先有義興公司,以廣東人為主,後來客家人分出來成立海山公司(以鄭景貴為代表人物)。再後來福建人及峇峇也有了它自己的建德堂。根據一項記錄顯示,1854年時,檳城的華人不過3萬名,但參與私會黨的人不下2萬4千名,幾占華人人口的85%(謝詩堅,2003年,中華總商會百年特刊,頁 226)。



甲必丹鄭景貴

在1862年,1872及1874年時,義興和海山在拿律(Larut)為爭奪錫礦場發生械斗。前者的頭目是陳亞炎,後者的頭目是鄭景貴。它也涉及霹靂州蘇丹王位的爭奪。英國人借此機會介入,在1874年達成了邦咯條約。除了兩個私會黨平息鬥爭外(此役義興占上風,它所支持的人出任蘇丹,海山則喪失拿律的礦區,心中的不滿,也在兩年後在檳城爆發出來),王儲阿都拉取代伊斯末爾(代蘇丹)出任蘇丹,而英國有權委派參政司掌管政務,揭開了英國對馬來聯邦內陸的干預。

檳城事件的經過是這樣的:義興(老大仍是霹靂的陳亞炎,此時檳城負責人是李遇溫和“軍師”梅耀廣)與大伯公(建德堂,領袖為邱天德。當年的天德園為他所有。今天變成發林市鎮)因在普吉爭奪錫礦地而衝突,而在1876年8月在檳城只因一宗雞毛蒜事大打出手。雙方各有馬來人及印度人黨員(歸義興的稱白旗會,歸大伯公的稱為紅旗會)。因此不是種族衝突,而是私會黨爭地盤引致。義興的大本營在義興街,大伯公的大本營在大伯公街。

英政府規定社團注冊法(1869年)及設立“華民政務司”(1877年),由通曉華語華文的英人管理華人社區。最終用意是破除華人社會中存在的“政府中的政府”。這樣一來私會黨不再成為上層社會保護的組織。



建德堂領袖邱天德


Monday, May 11, 2009

檳榔嶼百年會社之6


從1805年到今天,它經歷了盛衰,最後按照國際修復標準,復原了它本來輝煌壯闊的外觀。福德正神廟就藏躲在本頭公巷/打銅仔街(Armenian Street)裡,要細心找,它並不容易被發現。可是一找到它,穿越窄小的巷弄,豁然開闊的會社廟宇就展現在眼前,堂皇瑰麗的傲立著。

這座結合了街屋、廟宇和戲臺的會社,本身其實就是檳州歷史上重要的一個見證。它是19世紀非常有名秘密會社;建德堂的總部。因為是秘密會社,當初在建構這座廟宇的格局是以實際的防衛性為設計要點,在街屋圍合下,外人不容易察覺它的存在。更鮮少人知道,檳州著名的旅遊景點邱公司就在它隔壁而已。

建德堂有兩個藏於地下的秘密甬道,其中一條已證實可通往邱公司內其中一所屋子。另外一條是通過街屋到本頭公巷。創建建德堂的大哥名叫邱肇邦,他死後由邱天德接手管理,1867年轟動的檳城大暴動就是在邱天德的掌權時代發生。

19世紀末,英殖民地政府推行社團註冊法令,以消滅這種秘密會社,建德堂於是轉為宗教性團體。有趣的是,公開招標過程中,是由3個人聯名購買後再轉手給原屬它的一批人,讓它合法化。

基本上福德正神廟是一廟多神社的特殊廟宇,樓下是寶福社;樓上清和社、同慶社和福建公司同列一排。福建公司是由五大姓組成,它們同時也管理著檳島上的5座寺廟;福興宮(蛇廟)、水美宮、金和宮暨受天宮、清龍宮和城隍廟。

從旅遊觀點來看,除了作為五大姓氏在這個區域內的宗教精神中心,基本上屬閩南建築物的福德正神廟特殊的混合了本地別墅的風格,兩層樓加上豪邁氣勢,即使在今日的中國也屬絕無僅有。

今天走進檳城這一古蹟區,多少尚可感受到19世紀華人因不同幫派社會產生的特殊人文環境。

檳榔嶼百年會社之5


從愛情巷轉左進入南華醫院街(Lebuh Muntri),您就會經過檳城裁縫公會以及梁氏宗祠。梁氏宗祠原是梁氏後人的家廟,但實質上它巳不存在,因為它巳被租賃出去,目前用作一間印刷店用途。繼續向前走,就會見到一所灰紅色建築屋──呲能打金行。

打金行成立於1832年,它是大馬最古老和最大的金商公會。但是這座廟宇卻建於1903年,以膜拜掌管金商的神“武青”。早期檳城的打金行師父多數來自中國廣東省,他們口操新寧話。寺廟的風格充滿廣東色彩,寺內一株古老的盆栽是最吸引人的特點。

Sunday, May 10, 2009

效率與口號


馬來西亞近年來幾届執政政府都喜歡用口號治國。其中最明顯的有:

1982年敦馬哈廼政府提出的 BCA “Bersih 廉潔、Cekap 有效率、Amanah 可信賴”。
馬來西亞第五任首相Paklah上任後提出的“ Cemerlang 卓越、Germilang 輝煌、Terbilang 昌盛”。
現任首相拿督斯里納吉說,1Malaysia“全民馬來西亞”的概念並不是口號,他所提倡的全民馬來西亞是以“人民優先,即刻表現People First, Performance Now”為實際目標。
檳州民主行動黨政府執政後即強調奉行CAT“Competency 能力、Accountability 問責、Transparency 透明度”。

我說,口號再嚮還不如真正發揮行政效率,不是嗎?

記得1996年剛到佛學院函授部任職時,學院部教職員辦事處的牆上掛了一個大大的「Q」。據了解那是院務主任的主意,是想強化學院在行政效率上的一種決策表示。

幾年後,佛學院順應時局召攬一些新教職人員。採用新教學課程,以電腦課取代原來的初級會計,知識學等的教授,修改函授班舊教材;同時也重新整頓各行政偏差,合併了原本行政與財務獨立的學院部與函授部,董事會設立執行小組,圖書館提昇為資訊中心等,佛學院頓時展現了一片新機。

然而,行政效率的持續性需要具備前瞻性的領導、明確的行使權與行政監督效率。保證行政上不會出現偏差,上行下效。

教育的根本在於可以承先啟後,而非光有體面硬體建設與資源。回首馬來西亞佛學院辦了近30佛學教育,試問它在效率上真正又改變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