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10, 2008

七塔寺法派


附林野奇祖一支法派


行大源遠 化導英靈

弘戒定慧 宗正傳燈

真如法界 本無所能

了空妙悟 菩提心生

光揚祖道 有德同賡

千賢萭聖 永繼培增



江寧波七塔報恩禪寺,為中國著名禪宗道場,自唐代大中年間由心鏡禪師開山以來,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四十七年歷史。心鏡禪師法名藏奐,曾參學浙江五泄山靈默禪師,得其法印。靈默又稱虛默,是江西洪州馬祖道一大師的弟子。因此,心鏡及其弟子所傳承的是馬祖的洪州宗禪法,由此確定了七塔禪寺早期的禪法特點。心鏡禪 師與臨濟宗的開山祖師義玄為同時代人,駐錫甬城期間,廣開法席,十方衲子雲集座下,在當時影響甚大。心鏡禪師佛法造詣深厚,曾用定力懾退亂兵,保全寺院, 蒙朝廷褒獎,將他住持的東津禪院(即七塔禪寺前身)下詔改為「棲心寺」;禪師圓寂後,朝廷又特別下詔,敕賜謚號為「心鏡」,舍利塔名為「壽相」。由此足見心鏡禪師在當時的威望所在,以及七塔禪寺在當時的地位和影響力。七塔禪寺能在甬城屹立一千一百四十餘年而不頹敗,與開山之祖心鏡禪師這位禪門高僧的威德與開創之功是分不開的。又據《天童寺志》記載,心鏡禪師在住持七塔之前,曾擔任天童禪寺方丈,有徙神龍、鎮毒蟒之神異事跡傳世,「在天童當為開法之祖師」。 如今天童太白峰頂隱龍潭、少白嶺鎮蟒塔勝跡尚在,猶向世人宣說著一代高僧的往古軼事。

  七塔禪寺自創建以後,中間經過幾次比較大的劫難,寺院多次被毀,雖經多次重建恢復,但寺院歷史資料卻因此喪失殆盡,自心鏡禪師之後史實,大多零散缺失。中間值得一提的是,明朝建國初期,朝廷為抗禦倭 寇侵擾,實行堅壁清野政策,將東南一帶海島居民遷入內地,同時將普陀山寶陀寺觀音菩薩聖像遷移到寧波七塔寺內供奉,將寺名改為「補陀寺」,以代替普陀山, 滿足信徒朝拜觀音菩薩的願望,七塔寺由此成為國內有名的觀音菩薩道場,人稱「小普陀」。至今寺院仍然以供奉觀音聖像為主,就是這一習俗的延續流傳所致,使 七塔禪寺在禪宗寺院叢林的基礎上,又增添了觀音信仰的文化成分。

  明末清初,在寺院門前設立七座佛塔,以表徵過去七佛,如禪宗法系傳承 所示,為禪宗之起源標誌,因此得名「七塔禪寺」。寺院最輝煌的時期,應該是在清末慈運皈依上人住持以後。慈運上人是臨濟正宗第三十九代傳人,住寺期間,廣傳禪法,奠定了七塔禪寺所傳承的臨濟禪法脈基礎。慈運上人共有四十八位得法弟子遍佈全國各地,如譽滿佛教界的圓瑛法師、道階法師、溥常法師等法門龍象,均出自其門下,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七塔寺法派」。七塔禪寺由此得以中興,中國禪宗亦因此一度出現了中興氣象。如今,在中國佛教界,有許多七塔寺法派弟子,尤其在港臺地區,以及韓國、東南亞等地一些國家,有不少「七塔寺法派」叢林寺院,以弘傳慈運上人所傳下的臨濟禪法為己任,在佛門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 本文摘錄自:《七塔寺人物志》序 秦孟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