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2, 2008

印度傳統宗教 - 耆那教


耆那教,梵文Jaina,英文Jainism,印度傳統宗教之一,教徒的總數約400萬人,耆那一詞原意為勝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漢譯佛典中稱為尼乾外道、無系外道、裸形外道、無慚外道或宿作因論等。

印度的耆那教歷史悠久,它產生於西元前6~5世紀。耆那教的第24祖筏陀摩那(Vardhamana)被尊為該教真正的創建者。“耆那”(jain)由 “jin”演變而來,其意為勝利者,是他的稱號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們尊稱他為摩訶毗羅(梵文 Mahāvīra),即偉大的英雄,簡稱大雄。

耆那教是沙門思潮之一,他們反對祭祀殺生,反對吠陀權威和偶像崇拜,指責婆羅門不學無術、言行不一;認為一切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脫。他們與佛教一樣也要求種姓平等,聲稱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的界限是人為劃分的。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要求,在當時有一定的社會影響。

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恒河流域,西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干高原和西印度地區。西元1 世紀左右,它分裂為天衣派和白衣派,後來兩派又繼續分裂。白衣派主張男女一樣能獲得拯救,各種姓一律平等,否認裸體的必要性,主張僧侶穿白袍。允許出家人 佔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許男女結婚生育等。這一派主要活動區域是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突邦等地。天衣派較為保守,注重苦行,歧視婦女,禁止婦女進入 寺院和廟宇,對白衣派的主張均持反對態度,要求僧侶基本上裸體,只有最偉大的聖人才能全裸。這一派主要活動在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耆那教與佛教幾乎同時代產生,但兩者發展狀況大不相同,佛教的發展大起大落,今天在印度信佛教的人已寥寥無幾,而耆那教卻不斷穩步發展。到了近代,耆那教不斷向外傳播,今天在各地均有一定的影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