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不在課本上的歷史



最近在網路上觀賞了一部由導演法米(Fahmi Reza)去年發表的紀錄片《獨立前十年》(Sepuluh Tahun Sebelum Merdeka),描述左派政黨先賢在馬來半島爭取獨立的事跡。

爭取獨立的過程,是馬來西亞得以建國最主要的條件。我們的歷史課本記載了人民反對英殖民政府在1946年提出的馬來亞邦聯(Malayan Union)體制,也記載了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在1948年成立,取代馬來亞邦聯的歷史。

但是我們的課本並沒提及,在1946到1948年間,追求獨立的左派陣營PUTERA-AMCJA為反對馬來亞聯邦的成立,提出了罷業 (HARTAL),以示對當權者的抗議。罷業的訴求得到了普羅民眾的支持,讓英殖民政府損失了大約400萬英鎊。然而殖民政府依舊無動于衷,持續推行左派 陣營認為實屬殖民政府變相操控的馬來亞聯邦體制。

我們的課本也沒提及,自1948年頒布緊急法令以來,很多左翼分子都被冠上共產黨員的名義被逮捕囚禁,瓦解了許多左派組織、勞工團體,因此鞏固了當權者的地位。

不在課本上的歷史,代表一種篩選的原則。自古以來都是當權者掌握詮釋歷史的權力,所謂正規的歷史只是把政敵抹黑或排除在外的歷史。就像我們也不盡然了解馬來西亞共產黨的鬥爭史一樣,而那些被排除在外的,就如消音般的漸漸被人民遺忘,仿佛不曾存在過。

有時候,我們對這個國家、當權者有著很多的憤怒與不解,然而這個“當下”是由很多的“過去”累積而來,只有將那些消音的歷史還原,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將往哪去。

平心而論,這些都是老調重彈的簡單道理。我們當然可以譴責當權者的手段(我想他們不會有太大改變)。但是與其期待他們改變,不如先改變自己,除了要知道“盡信書,不如無書”,還得快馬加鞭的去找尋那些不止已在歷史課本上消音,也可能快要離開世界,垂垂老矣的歷史人物。

你可以像Fahmi Reza或Amir Muhammad等人,拿起攝影機記錄他們,製作成一支紀錄片;你也可以不必像他們一樣專業,也許只要回頭訪問你身邊的長輩,只要最簡單的錄音設備或一支筆,就會發現很多不在課本上的史實,協助將這支離破碎的“過去”,一一拼湊起來。

文:梁友瑄

資料來源 : http://news.sina.com 2008年10月18日 23:46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