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8, 2007
Wednesday, December 26, 2007
Saturday, December 01, 2007
Wednesday, November 14, 2007
Friday, August 31, 2007
Friday, August 24, 2007
31/08//2007 馬來西亞50週年國慶
Friday, July 27, 2007
紀念曾經為這片土地奉獻過的大德們
本邦的華人寺廟很早就有聘請職業和尚來主持廟務,馬六甲的青雲亭於1698年以前,就有和尚主持祭祀儀式的記錄,檳城的廣福宮於1824年建築僧房,海珠嶼大伯公廟在道光年間(1821-1850)也有法名叫「西濱禪師」的和尚在那裏服務。這些和尚的工作不外主持世俗的宗教儀式,替人念延壽經和拜懺等。1888年之前的寺廟沒有宣講佛經和宏揚佛法的記錄。
18世紀和19世初,落足南洋各處香火廟的僧人是可敬的。以祈福度亡為先輩們在異鄉討生活的精神依歸。他們的默默奉獻在大馬佛教發展史上也譜下了以香資渡眾生的歷史一頁。
註:此資料中所引用的圖片與部分文字說明僅供參考;為了尊重原始檔案者的權益,未經原主許可,請勿另作任何商業印刷出版用途‧
Sunday, July 22, 2007
維護僧眾尊嚴的新思維
七月十日中文報紙報導了一則有出家比丘尼在檳城某購物商場被保安無禮對待扣留事件,不但引起一陣教界和社會人士對此事件的漣漪, 同時也在網路中文論壇引起對如何維護僧眾尊嚴和權益問題的省思與遵守佛陀制戒對僧眾保障的討論。我個人對堅持僧眾應嚴守佛陀戒律傳統的意見表示尊重的同時,認為探討維護教團尊嚴與如何避免被社會因誤解而對僧眾的權益和尊嚴的藐視與踐踏。更應該要具備宏觀的態度來為僧團在社會扮演的功能給予重新定位和肯定,而不是一昧的批判僧尼不重戒律,才是我們今日急切需要關注的。
最初僧團是佛陀親自創建的組織,而“佛亦在僧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反映佛陀的形象也不離僧團的。因此,佛教三寶的顯現維繫在僧寶中。從過去2500多年的佛教歷史源流中,不論是最原始的上座佛教或是後期出現的大乘佛法中,僧團中的僧眾在佛教徒心目中是佛陀在世間的代表。佛陀遺教是藉由不同傳統出家與佈教的僧團所延續與傳承也是不爭的事實。
從過去佛在世時的比丘與比丘尼跟隨佛陀的教導過著無家的生活,捨棄家庭、房舍、世俗生活的期望與承諾;基於深信,他們接受戒律作為個人的行為規範與生活的指引。他們過著和世俗人不同的生活,他們有獨特的外相,遵守特殊的禮儀。世尊初入滅的一段日子裡,他們仍舊依循和世俗人不同的法則,以戒為師:獨身、持戒、簡單樸素、無恚無害、捨離世俗貪欲。他們過著專注、奉獻的生活:專注於學習、禪修、教導、弘法、管理僧院及專注於追求清淨與修證解脫道。
時空的變遷產生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背景的變動,這對僧團生存發展空間造成一定的沖擊。後來的僧眾基於高度的觀察力、勇氣和信念,發揮創造力去克服它;成功地回應新局勢不只延續佛法的弘傳,而且通常也展現出佛法的潛能與在過去歷史環境尚未呈現的新局面、新思維,這些改變將佛法以更能符合新時代精神的方式傳播到新世紀,促使僧團更能在此新世紀紮根茁壯與運作。大乘佛教在印度本土的出現與後來傳入中國或西藏的佛教就是一個明顯的實際例子。
客觀的分析佛教僧團時至今時的衰退、變質、或停留在遲滯的狀況的主因是它已不是因為單純的背棄了佛陀制定作為個人的行為規範與生活的指引的幾條戒律而所引起的(止持 adibrahmacariyaka);往往有時卻是因為僧團整體背離了所遵守戒律背後的社會互動性功能而來(作持abhisamacarika)。佛陀制戒律的精神與存在的價值從過去的佛教發展史中是有先例可循的;舉例來說,可先從佛在世時,世尊對制戒的看法與佛成道後20年方制戒律中的例子,很多時候是因遵循當時的社會需求而制的,出家僧眾的衣食住行生活指引如犍度篇(khandhaka)中制定雨安居的來源、功德衣的制定、剃度出家必須經父母同意乃至整體僧團的運作等,無不考慮到與白衣護法和當時社會的互動關係和實際需要而制的。當時空變遷而失去了某戒的實際社會互動關係或需要時,堅持某條戒律就失去了持戒意義與作用了。如佛在世時允許某地區比丘穿鞋子,制過午不食與捉金銀錢戒的因緣等及佛在臨入滅前囑意阿難尊者讓僧團捨棄小戒的意願,進一步說明佛陀超越時空制約的遠瞻性。
我們也可從佛陀入滅之後,僧團以結集佛陀的教誡成毘奈耶(vinaya)與修多羅(sutta)來維持佛陀的教法久住。在阿育王時代,僧團為了建立與維持信眾的深信,僧團以強調宗教儀式,和引導這樣的修習來回應這個挑戰。同樣的時期,婆羅門教的思想趨向更嚴僅的架構和精密的分析,僧團發展出阿毘達摩(abhidhamma)以更嚴密、更系統化的方式闡明世尊的教導。可以了解到早期佛教僧團的適應性是因環境而調整的。
隨著把佛法弘傳到更廣更遠的地方。這些新興的佛教區域也逐一帶來新的挑戰,需要僧團有更多的勇氣、信念與才能面對它。在這些新領域建立佛教需要適應新文化與社會環境、學習新語言、將經典從印度語言翻譯至另一種的語文。然後,當佛教逐漸成為這些區域的主流優勢宗教,將當地的新傳統也融入佛教,使佛教得以輕易地與當地的風土民情結合。
所以,今日不同傳承僧團不管在他們之中有什麼不同的生活型態,他們對戒律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他們生活與生命的重心都應是不離奉獻佛陀與佛法,把弘揚佛法當作自己生命的任務。時至今日,從根本的佛陀緣起教法中去看,一切佛教外在形式的改變是必然性發展,而根本教法的內涵與對內在精神層面的追求是離不開世尊的濟世本懷的。
現前僧團未能適當地回應時空變遷的挑戰而作適度的自我調整和缺乏對當前社會的互動性與發揮功能性敏感度,甚至對佛立僧團除了以法攝僧外還有和社會互動關係概念的模糊不清,重個人形象與利益多於整體僧團的和合作用對教界內外所產生的影響力,漠視社會與本身實際的作用與關係。因此,佛教所引起社會誤解而藐視僧人的事件經常發生,這是可以理解的。
回顧歷史總是一連串的挑戰與回應的交互影響,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變動的環境產生了新挑戰,而成功地回應這些挑戰的人將改變歷史的軌跡。僧團也是在同樣的歷程中成長和發展。在這二十一世紀中,我們必定會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必須做好準備來面對並且成功地回應這些挑戰與變更。從僧團的組織管理到改善弘法佈教的技巧與內容,並通過教育提昇教界內外普遍對佛教與僧眾的認識,強化僧俗互動關係(護持與住持)並強調僧團在佛教中的主導性而不是孤立或權威性的團體,僧眾也是社會分不開的一份子。只有在人們認清僧眾在僧團中存在的意義與功能時,僧眾的尊嚴與權益才能得到社會普遍的尊重與肯定。
釋開諦 18/07/2007
七月十日中文報紙報導了一則有出家比丘尼在檳城某購物商場被保安無禮對待扣留事件,不但引起一陣教界和社會人士對此事件的漣漪, 同時也在網路中文論壇引起對如何維護僧眾尊嚴和權益問題的省思與遵守佛陀制戒對僧眾保障的討論。我個人對堅持僧眾應嚴守佛陀戒律傳統的意見表示尊重的同時,認為探討維護教團尊嚴與如何避免被社會因誤解而對僧眾的權益和尊嚴的藐視與踐踏。更應該要具備宏觀的態度來為僧團在社會扮演的功能給予重新定位和肯定,而不是一昧的批判僧尼不重戒律,才是我們今日急切需要關注的。
最初僧團是佛陀親自創建的組織,而“佛亦在僧數”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反映佛陀的形象也不離僧團的。因此,佛教三寶的顯現維繫在僧寶中。從過去2500多年的佛教歷史源流中,不論是最原始的上座佛教或是後期出現的大乘佛法中,僧團中的僧眾在佛教徒心目中是佛陀在世間的代表。佛陀遺教是藉由不同傳統出家與佈教的僧團所延續與傳承也是不爭的事實。
從過去佛在世時的比丘與比丘尼跟隨佛陀的教導過著無家的生活,捨棄家庭、房舍、世俗生活的期望與承諾;基於深信,他們接受戒律作為個人的行為規範與生活的指引。他們過著和世俗人不同的生活,他們有獨特的外相,遵守特殊的禮儀。世尊初入滅的一段日子裡,他們仍舊依循和世俗人不同的法則,以戒為師:獨身、持戒、簡單樸素、無恚無害、捨離世俗貪欲。他們過著專注、奉獻的生活:專注於學習、禪修、教導、弘法、管理僧院及專注於追求清淨與修證解脫道。
時空的變遷產生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背景的變動,這對僧團生存發展空間造成一定的沖擊。後來的僧眾基於高度的觀察力、勇氣和信念,發揮創造力去克服它;成功地回應新局勢不只延續佛法的弘傳,而且通常也展現出佛法的潛能與在過去歷史環境尚未呈現的新局面、新思維,這些改變將佛法以更能符合新時代精神的方式傳播到新世紀,促使僧團更能在此新世紀紮根茁壯與運作。大乘佛教在印度本土的出現與後來傳入中國或西藏的佛教就是一個明顯的實際例子。
客觀的分析佛教僧團時至今時的衰退、變質、或停留在遲滯的狀況的主因是它已不是因為單純的背棄了佛陀制定作為個人的行為規範與生活的指引的幾條戒律而所引起的(止持 adibrahmacariyaka);往往有時卻是因為僧團整體背離了所遵守戒律背後的社會互動性功能而來(作持abhisamacarika)。佛陀制戒律的精神與存在的價值從過去的佛教發展史中是有先例可循的;舉例來說,可先從佛在世時,世尊對制戒的看法與佛成道後20年方制戒律中的例子,很多時候是因遵循當時的社會需求而制的,出家僧眾的衣食住行生活指引如犍度篇(khandhaka)中制定雨安居的來源、功德衣的制定、剃度出家必須經父母同意乃至整體僧團的運作等,無不考慮到與白衣護法和當時社會的互動關係和實際需要而制的。當時空變遷而失去了某戒的實際社會互動關係或需要時,堅持某條戒律就失去了持戒意義與作用了。如佛在世時允許某地區比丘穿鞋子,制過午不食與捉金銀錢戒的因緣等及佛在臨入滅前囑意阿難尊者讓僧團捨棄小戒的意願,進一步說明佛陀超越時空制約的遠瞻性。
我們也可從佛陀入滅之後,僧團以結集佛陀的教誡成毘奈耶(vinaya)與修多羅(sutta)來維持佛陀的教法久住。在阿育王時代,僧團為了建立與維持信眾的深信,僧團以強調宗教儀式,和引導這樣的修習來回應這個挑戰。同樣的時期,婆羅門教的思想趨向更嚴僅的架構和精密的分析,僧團發展出阿毘達摩(abhidhamma)以更嚴密、更系統化的方式闡明世尊的教導。可以了解到早期佛教僧團的適應性是因環境而調整的。
隨著把佛法弘傳到更廣更遠的地方。這些新興的佛教區域也逐一帶來新的挑戰,需要僧團有更多的勇氣、信念與才能面對它。在這些新領域建立佛教需要適應新文化與社會環境、學習新語言、將經典從印度語言翻譯至另一種的語文。然後,當佛教逐漸成為這些區域的主流優勢宗教,將當地的新傳統也融入佛教,使佛教得以輕易地與當地的風土民情結合。
所以,今日不同傳承僧團不管在他們之中有什麼不同的生活型態,他們對戒律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他們生活與生命的重心都應是不離奉獻佛陀與佛法,把弘揚佛法當作自己生命的任務。時至今日,從根本的佛陀緣起教法中去看,一切佛教外在形式的改變是必然性發展,而根本教法的內涵與對內在精神層面的追求是離不開世尊的濟世本懷的。
現前僧團未能適當地回應時空變遷的挑戰而作適度的自我調整和缺乏對當前社會的互動性與發揮功能性敏感度,甚至對佛立僧團除了以法攝僧外還有和社會互動關係概念的模糊不清,重個人形象與利益多於整體僧團的和合作用對教界內外所產生的影響力,漠視社會與本身實際的作用與關係。因此,佛教所引起社會誤解而藐視僧人的事件經常發生,這是可以理解的。
回顧歷史總是一連串的挑戰與回應的交互影響,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變動的環境產生了新挑戰,而成功地回應這些挑戰的人將改變歷史的軌跡。僧團也是在同樣的歷程中成長和發展。在這二十一世紀中,我們必定會面臨諸多前所未有的挑戰,必須做好準備來面對並且成功地回應這些挑戰與變更。從僧團的組織管理到改善弘法佈教的技巧與內容,並通過教育提昇教界內外普遍對佛教與僧眾的認識,強化僧俗互動關係(護持與住持)並強調僧團在佛教中的主導性而不是孤立或權威性的團體,僧眾也是社會分不開的一份子。只有在人們認清僧眾在僧團中存在的意義與功能時,僧眾的尊嚴與權益才能得到社會普遍的尊重與肯定。
Saturday, July 21, 2007
讓老照片來述說它的歷史
每一張照片都有它自己的故事,通過這些汎黃的老照片來回顧星馬佛教在歷史長河中的變遷,通過記憶讓我們重新把它的點滴故事傳承下去......
這是多年收集回來的資料,今天呈現給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可以達到拋磚引玉效果引起大家對維護與珍惜佛教文獻的興趣.
請連接到【我的相簿】: http://my.hibiscusrealm.net/album-15291.html
p/s 如果您看過後有任何對資料上的更正或意見,請在comments欄中告訴我‧謝謝!
註:此資料中所引用的圖片與部分文字說明僅供參考;為了尊重原始檔案者的權益,未經原主許可,請勿另作任何商業印刷出版用途‧
Wednesday, May 02, 2007
生活禪味
沒時間老
佛光禪師門下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正在法堂裏向佛光禪師述說此次在外參學的種種見聞,佛光禪師總以慰勉的笑容傾聽著,最後大智問道:「老師!這二十年來,您老一個人還好?」
佛光禪師道:「很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寫經,每天在法海裏泛遊,世上沒有比這種更欣悅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樂。」
大智接著問佛光禪師道:「老師!分別這二十年來,您每天的生活仍然這麼忙著,怎麼都不覺得您老了呢?」
佛光禪師道:「我沒有時間覺得老呀!」
「沒有時間老」,這句話後來一直在大智的耳邊響著。
世人,有的還很年輕,但心力衰退,他就覺得老了,有的年壽已高,但心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飽滿,老當益壯。孔子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禪者人生觀,也是如此。曾有一位老翁,白髮蒼蒼,有人問他高壽,他答四歲,大家驚訝,他說:「過去七十年,都為自己,自私自利的生活,毫無意義,這四年來才懂得為社會大眾服務,覺得非常有意義,所以才說活了四歲。」
沒有時間老,很好,不能的話,做個四歲的老翁,也很有意義。
佛光禪師門下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正在法堂裏向佛光禪師述說此次在外參學的種種見聞,佛光禪師總以慰勉的笑容傾聽著,最後大智問道:「老師!這二十年來,您老一個人還好?」
佛光禪師道:「很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寫經,每天在法海裏泛遊,世上沒有比這種更欣悅的生活,每天,我忙得好快樂。」
大智接著問佛光禪師道:「老師!分別這二十年來,您每天的生活仍然這麼忙著,怎麼都不覺得您老了呢?」
佛光禪師道:「我沒有時間覺得老呀!」
「沒有時間老」,這句話後來一直在大智的耳邊響著。
世人,有的還很年輕,但心力衰退,他就覺得老了,有的年壽已高,但心力旺盛,仍感到精神飽滿,老當益壯。孔子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禪者人生觀,也是如此。曾有一位老翁,白髮蒼蒼,有人問他高壽,他答四歲,大家驚訝,他說:「過去七十年,都為自己,自私自利的生活,毫無意義,這四年來才懂得為社會大眾服務,覺得非常有意義,所以才說活了四歲。」
沒有時間老,很好,不能的話,做個四歲的老翁,也很有意義。
Thursday, April 12, 2007
生活禪味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訪鳥窠道林禪師,他看見禪師端坐在鵲巢邊,於是說:「禪師住在樹上,太危險了!」禪師回答說:「太守!你的處境才非常危險!」
白居易聽了不以為然的說:「下官是當朝重要官員,有什麼危險呢?」
禪師說:「薪火相交,縱性不停,怎能說不危險呢?」意思是說官場浮沈,勾心鬥角,危險就在眼前。白居易似乎有些領悟,轉個話題又問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禪師回答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聽了,以為禪師會開示自己深奧的道理,原來是如此平常的話,感到很失望地說:「這是三歲孩兒也知道的道理呀!」禪師說:「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這首七佛通偈看起來雖然稀鬆平常,可是又有幾人能夠做得到呢?如果人人能夠消極的不為惡,並且積極地行善,人間那裏還有邪惡?社會那裏不充滿愛心和樂呢?也因此白居易聽了禪師的話,完全改變他那自高自大的傲慢態度。
Saturday, February 24, 2007
Friday, February 23, 2007
生活禪味
不變應萬變
道樹禪師,建了一所寺院,與道士的「廟觀」為鄰,道士放不下觀邊的這所佛寺,因此每天變一些妖魔鬼怪來擾亂寺裏的僧眾,要把他們嚇走。今天呼風喚雨,明天風馳電掣,確實將不少年輕的沙彌都嚇走了。可是,道樹禪師卻在這裏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後,道士所變的法術都用完了,可是道樹禪師還是不走,道士無法,只得將道觀放棄,遷離他去。
後來,有人問道樹禪師說:「道士們法術高強,您怎能勝過他們呢?」禪師說:「我沒有什麼能勝他們的,勉強說,只有一個『無』字能勝他們。」
「無,怎能勝他們呢?」
禪師說:「他們有法術,有,是有限、有盡、有量、有邊;而我無法術,無,是無限、無盡、無量、無邊;無和有的關係,是不變應萬變。我『無變』當然會勝過『有變』了。」
Wednesday, January 31, 2007
生活禪味
Thursday, January 25, 2007
Sunday, January 21, 2007
生活禪味
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Tuesday, January 09, 2007
Monday, January 01, 2007
生活禪味
五代-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名契此,號長汀子,是五代時後梁高僧。傳說他身寬體胖,面容含笑,出語無定,隨處寢臥,形如瘋瘸;又常以竹杖背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無論給他什麼,即裝大布袋,永遠也裝不滿;有時在眾人面前,將袋中之物傾倒於地,叫道:“看、看、看,隨即哈哈一笑,收回袋內。一天,他坐在原籍浙江奉化岳林寺東廊磐石上,說偈道: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言罷圓寂而化。人們恍然大悟,以為此即彌勒菩薩顯化,因而從北宋開始,就畫或塑了他的形象,供奉于天王殿中,稱為大肚彌勒;有的還讓他帶著那個“布袋”,現在佛寺中笑口常開、袒腹露胸的彌勒菩薩像,即由此而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