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8, 2006
變化中的藝術 --本地建築學者陳耀威談佛教建築
佛法以人為本,同樣的建築也是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佛教寺院,或者我們稱之為佛教建築,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且供僧眾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場所,世界各地的信徒都為了建築宏偉、堂皇的佛教建築而不遺餘力,似乎大家暗地裏在比較著。其實,這些都不是建築佛教道場的本質。
現在,大家都能看到本地許多佛教建築工程浩大,花費了許多人力物力。很多人會疑惑,既然佛教教義講求清靜無為、破除表相和物欲,為什麼又那麼注重佛寺的外形和裝潢呢?
算是一種助緣
陳耀威認為,佛教教義講求清靜無為,破除表相和物欲是佛教高超深遠的一層次,世間只有極少數的人能不“著相”。在世俗諦中,普羅大眾還是需要借助有形的建築、佛像和禮儀來獲得宗教的教化。
“歷來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上至統治者下至善男信女,都曾投入相當的人力和財力,建造大小佛寺,這是無可厚非的,算是一種助緣吧!唯現代社會,種種環境與人的條件與古代不一樣,往往一些創建者、建築師和承造者對於佛教建築的認知缺乏深度的掌握,以至建造出來的不是平庸無神,就是以昂貴的材料堆砌,流於浮誇或庸俗。”
那怎樣的佛教建築才稱得上是“美”?陳先生在這方面也有他個人的看法。
“佛教建築的‘美’,在空間上應具有讓人祥和,清靜舒暢的感覺。在外觀上不一定要宏偉,能莊嚴樸實,和周圍自然環境協調,就比較符合佛教的精神。”
他認為,本地的佛寺,屬純佛教的本來就不多。戰前的極樂寺是最佳典範,它遠離塵囂,建築群依山就勢,佈局有度,虛實相間;殿宇造型典雅,與山林相容相襯。可惜現在似乎有朝向旅遊化發展之勢。
因錯修而變質
其他戰前的佛堂,一些室內尚有清靜優雅的感覺,不過外觀多因錯修而變質。
“1935年所建的檳城佛學院,雖不是傳統漢式建築,卻難得營建者用心,頗符合上述標準(外牆如不漆粉紅色更佳)。戰後至今新建的一些佛堂或佛教會,依我所看過的大部分,尚沒有一座稱得上完全符合佛教建築之‘美’的。”
除了美感上的要求,每一個建築都有它的功能,當然,佛教建築也不例外。但不同的功能,又應該有怎樣的建築形式和空間分配?
陳先生表示,任何宗教建築都需配合其功能的空間和形式。在傳統上,漢化佛寺的功能,一是供僧侶修行禮佛,一是讓信徒燒香拜佛的地方,所以,佛殿是佛寺的主空間。地方大的可以在中軸線上安排一系列的殿堂,典型的依次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左右設鐘鼓樓;大雄寶殿的後面尚可安排經堂、法堂等。而在中軸的兩側則可安排客堂、齋堂、禪堂等服務性空間。
建築的形式基本上是配合空間的性能和主從尊卑關係。傳統上各地方自有一套從材料、結構到形式的表達。
他表示,如果是新的佛教建築,則不是三言兩語可說得清楚,其變化可能性也很大,因為這屬於建築規劃與設計範疇,得視建築基地大小,空間機能關係,建築理念和建築經費等等而定。
失去該有的傳統面貌
“以前(戰前)的佛教建築,無論是國內外,皆有其深厚傳統的內涵以及古人營造心境虔誠的反映。著名的如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各佛寺。遠的不說,就舉中國南方的大寺,如福州湧泉寺,泉 州開元寺、潮州開元寺,廣州光孝寺,廈門南普陀等等,雖各具地方建築特色,普遍上皆有莊嚴神聖,與周圍自然環境極為協調。無論是在山中或在城市,皆有足以澄俗慮,發幽情之景境。”陳耀威先生如是說。
他所見過日本的名寺古刹,如奈良的法隆寺、東大寺、唐招提寺,京都眾多的佛寺,亦是莊嚴清淨道場,讓人一登山門,就深被俊永的氣氛所深深感染。更不用說殿堂內佛陀菩薩的莊嚴妙相。
香港九龍志蓮淨苑,是當代新建極佳的佛教寺院,以唐代木構造佛寺為本,更有再現敦煌壁畫裏經變的淨土世界於這婆娑世界。
在陳先生看來,本地的檳城極樂寺和新加坡雙林寺兩個南洋叢林禪寺,原本在戰前都是佛教建築的代表,70年代起被改造,似乎失去該有的某些傳統面貌。不過雙林寺經被列為新加坡國家古跡,近十年來已逐步修復,尚加牌樓,山門回廊及七層石塔,堪立嘉範。
此外,佛教建築和民情風俗息息相關,所以西藏、印度、中國、日本都有獨特的建築風格。那麽馬來西亞佛教建築,有沒有特定的風格呢?或許,我們需要在佛教建築裏加入什麼元素,以符合這裏的天氣、語言、風俗等?
陳先生表示,佛陀在世時,並沒有固定佛寺的建立,也不立佛像。只是利用可聚眾說法的空間,稱為精舍。佛陀逝世後,第一個佛教建築應是Sanchi的大Stupa,即藏置佛陀舍利和遺物的墓塚,之後隨著佛教的傳播和發展,世界各地的佛寺就各地方傳統習俗採用或改良當地的建築,逐漸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佛教建築。如漢傳佛教在中國就取漢式,藏傳有藏式佛寺,南傳的緬式、泰式等等。
馬來西亞的佛教建築,撇開吉打只剩遺跡之古印度化陵廟不談,主要還是承傳華人的漢化佛寺及泰緬的南傳佛寺。
源自福建地方傳統
陳先生也說,華人的佛寺不外源自福建的地方傳統。如檳城極樂寺主體建築群、雪州新古毛的觀音古寺屬福州式,菜姑庵如檳城的寶譽堂、海客園觀音閣、華嚴寺等為閩南傳統,也有溶合一些殖民地建築的影響。
30至50年代的佛學院、同善堂等,具當時流行的Art Deco(裝飾藝術)風格,戰後有現代的佛教總會等建築的建立。
所以馬來西亞的佛教建築其實並沒有特定的風格,新的佛堂或佛寺可以承繼傳統形式或做現代性的轉換,配合環境、地理與歷史背景加入適當的元素,但不需太刻意。
總而言之,隨著因緣的改變,我們看到了大馬佛教建築的蛻變,但唯一不變的是,佛教建築就是一個為了進行利惠眾生的宗教活動的場所,佛法也同樣是為瞭解決眾生的煩惱而存在的。
陳耀威簡介
臺灣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
建築設計師
陳耀威文史建築研究室 - 主持
南洋民間文化 - 發起人之一
訪問:陸春兵 (摘自 南洋商報 登彼岸)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Rev KaiTi,
ReplyDeleteI like this article.
pc
Thanks to your reply on this topic.
ReplyDelete